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25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活污水用于人工湿地的水稻种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泰国长期干旱造成的水稻产量逐年下降的问题开展了实验研究。此次实验在4个混凝土砌成的人工湿地单元内进行。单元大小均为1 m×1.5 m×0.8 m(宽×长×深),单元内稻田土厚度0.4 m,稻秧按25株/m2的密度种植。收集清迈大学的生活污水,将其引入到湿地单元内,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式来评估废水处理的适宜条件和水稻产量。研究表明,生活污水可代替天然水种植水稻,而不需额外处理。此外,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盐可代替化肥,水稻产量相比传统稻田种植产量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澳大利亚悉尼科加拉市议会已完成的创新型水敏性城市项目和对其中重点项目的讨论情况,演示了吸纳暴雨径流、雨水和污水的分布式水资源系统的功能,可为未来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期至2011年年底,澳大利亚针对气候变化进行了水改革,墨累-达令河流域(MDB)是改革的重点。在此期间,气候变化对澳大利亚的潜在影响成为政策辩论的核心,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种大型项目也随后开始实施。概述了当时政府采用的一些政策框架,提出了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伴随而来的不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很多岛屿面临着水源安全和供水问题,特别是那些远离大陆的小岛供水条件更差。为了向小岛供水,开发了两套涉及运水、地下水开采和淡化咸水的替代方案,但这些方案耗能多且成本高,需关注其安装和运行过程。雨水收集(RWH)耗能少成本低,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方案,但目前对这些地区内的雨水收集系统缺乏实践或综合研究,从而阻碍了系统的推广。探讨了古吉(Gu ja)岛现有RWH系统存在的问题,从水量和水质方面提出了技术改进建议。系统设计经过修改,并通过使用如码头建筑物这样的真空区对系统进行扩容后,可从水量和水质方面满足该岛的用水需求。据估计,RWH在韩国这样的不利于雨水收集的气候条件下是可行的供水方案,这就意味着对于世界上面临缺水的其他地区,RWH技术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要维持一个"健康"的开放式水系,使水深和水质都保持在其定值至关重要。应用实时控制时,水量和水质都必须满足控制目标值。以人工圩田潮红为例进行了研究。开发了模型预测控制(MPC)实施控制。此外,还使用"向前估计"程序,为MPC提供水质预测成果。在测试案例中,将其与传统控制(比例积分控制(PI))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算法都能够控制圩田潮红过程,但MPC在功能和控制灵活性方面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新加坡对水资源的全方位管理。新加坡独立后,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政策决策机制,已成功推动其水资源自给自足目标的实现。已建立的法制/制度框架,确保了水资源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并便于政府统筹土地使用规划、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污染控制。国家水务机构的技术框架,将国内整个水循环作为单一系统进行了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具有改善城市雨水水质的潜力.所开展的监测研究,旨在采用混合采样监测和被动采样监测技术,估算人工湿地去除雨水中特定除草剂的数量.研究结果表明,湿地能有效降低敌草隆、西玛津和阿特拉津的浓度;由于检出限较低,与常规采样相比,被动采样能更有效地评估湿地的去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由于管理不善和公众漠不关心,马来西亚境内河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同时该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对河流造成了压力和污染.为此,政府致力于水资源短缺、洪水和水质污染的管理.详细阐述了该国水质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综合管理、污水处理等措施,并指出了其所面临的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投入不足、执法不严、公众参与和非工程措施较少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从水质管理方案的生物降解和人类健康两个方面对城市河流的有效恢复问题进行了讨论。分别对2003~2008年和2008年的生化需氧量BOD5和粪便污染指示菌(FIB)进行了逐月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以探讨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根据取水口和排放口水质浓度的季节性特征和彼此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增加环境流量和湿地,以减少BOD5和FIB的浓度。该方案通过QUAL2E模型和假设(已纳入计划)的人工湿地分别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控制取水口水质可确保韩国光州川(Gwangju River)BOD5浓度下降,在排放口建造湿地可提高FIB的去除率。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结合不仅可以支撑可持续的城市水资源管理,而且可以提高城市河流恢复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一个0.23 hm2的湿地试点,以研究一个面积7.42 hm2的韩国农业小流域控制非点源(NPS)污染的效率。该湿地在基流和暴雨径流的条件下运行,并进行了长达4 a(2006~2009年)的监测。雨季,湿地在高水力负荷率(HLR,日均0.78 m)下运行,进水平均氮浓度为9.8 mg/L,而在旱季大约为11.6mg/L。由于雨季水力停留时间(HRT)短,湿地氮滞留量很少,只有6.1%;而旱季湿地对氮滞留的效率较高,约为17.9%。湿地在雨季对总磷(TP)的滞留量比较高,平均效率达68.3%,同时总悬浮物(TSS)的去除率也达到84.7%。但是在旱季,湿地对可溶性正磷酸盐(SRP)的滞留效率大于TP。监测还发现湿地内各处营养水平不同。此外,为获得更好的效果,对湿地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