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监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工程监理单位质量体系特点及审核要点。  相似文献   
32.
马诚 《现代电视技术》2013,(3):66-69,82
本文全面介绍了辽宁卫视高标清同播的整体技术方案,重点针对从采集,制作到播出整个链路上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高标清同播所带来的节目制播流程的变化与技术管理策略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3.
王鹏  李丽华  吴限  马诚 《化学工程》2019,47(10):26-31
杂多酸型离子液体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颖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但目前在阳离子离子液体的合成工艺上均采用有毒、昂贵的磺酸内酯作为磺化剂以进一步提高离子液体的电导率。因此文中采用一种无毒、绿色、环保的合成路径合成了新型酸性离子液体[1-(2-羟基-3-磺酸基)丙基-3-丙基-咪唑盐],并分别与3种钼取代keggin型磷钨酸H_3PW_(11)MoO_(40)(PW_(11)Mo),H_3PW_9Mo_3O_(40)(PW_9Mo_3)和H_3PW_6Mo_6O_(40)(PW_6Mo_6)进行杂化制得3种不同的有机-无机杂化电解质材料。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室温下高于10~(-4) S/cm),还解决了杂多酸易潮解、稳定性差、易泄露等问题。该杂化手段极大地拓宽了杂多酸的电化学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4.
为改善低渗透油气藏水锁损害,以多元醇和脂肪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将其与分散剂和稳定剂混合制得防水锁剂体系。通过红外光谱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防锁水剂体系水溶液的粒径分布,表面张力、热稳定性及对页岩岩心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产物的热分解温度为218℃,在清水中的分散达到微-纳米级别。80℃下防锁水剂体系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降至19.68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80 mg/L,表现出良好的抗盐性能。页岩岩心在常温常压下浸泡于防水锁剂体系水溶液中4 h后,清水在岩心表面的接触角从46.1°增至80°数130°;防水锁剂体系经过120℃老化8 h后,清水在岩心表面的接触角仍可达103.9°。防锁水剂体系抗高温、抗盐、防水锁性能良好,可用于改善低渗透油气藏水锁损害。  相似文献   
35.
赵靖雯  杨江  马诚 《应用化工》2023,(3):775-778
针对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化和压裂液体系,研究了新型双聚喹啉季胺盐缓蚀剂与其相互作用,和不同盐溶液对其黏温性能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作为转向酸液体系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对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无影响,双聚喹啉季胺盐缓蚀剂降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耐高温性。低浓度无机盐溶液对黏弹性表面活性剂黏度无影响,而高浓度二价盐盐溶液CaCl2和MgCl2可显著提高黏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浓度CaCl2的存在下,含季胺盐酸化缓蚀剂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耐高温性提高。  相似文献   
36.
针对盲信号分离中信道噪声大、信号分离效果差等问题,在传统主分量分析和特征值分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源数目估计的超定盲信号分离方法。首先,采用主分量分析和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分别对混合矩阵和噪声协方差进行估计,用于对信道噪声的估计与去除;然后,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源信号维数进行估计,实现盲信号分离。为了验证提出算法的分离效果,对轻拖尾与轻拖尾混合信号以及重拖尾与轻拖尾信号混合情况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37.
38.
马诚  孔瑛  杨金荣 《膜科学与技术》2012,32(3):48-51,58
为制备C60含量不同的乙基纤维素(EC)/C60复合膜,采用UV-可见光谱、AFM和XRD等手段对紫外光辐照前后复合膜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对气体分离及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经紫外光辐照后,C60在膜表面的分布由独立的簇状结构转变为连续平缓的丘陵状结构,膜表面更加致密光滑;复合膜分子链间距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对N2、CO2、H2的渗透性能和H2/N2、CO2/N2分离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当C60添加量达到1.6%时,未经紫外光辐照的复合膜对CO2及H2的透气系数较纯EC膜分别提高了30%和40%,分别达到61.29Barrer和78.88Barrer,对H2/N2,CO2/N2理想分离系数增至纯EC膜的1.47和1.38倍,分别达到9.979和12.84;经紫外光辐照后,高C60含量的EC/C60复合膜能够保持纯EC膜对CO2和H2的透过水平,而对H2/N2和CO2/N2的分离性能增至纯EC膜的2.30和2.43倍,分别达到17.49和25.60.  相似文献   
39.
以9,9′-双(4-氨基苯基)芴(BAPF)对聚酰胺酸(PAA(BTDA-DMMDA),PAA-A)修饰,得到Cardo型共聚酰亚胺(PI(BTDA-BAPF-DMMDA),PI-B);以TiO2溶胶对其杂化,得到PI-B/TiO2系列纳米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PI-A、PI-B及PI-B/TiO2系列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TiO2以纳米级别颗粒均匀分散在PI-B中,dPI-A,dPI-B,dPI-B/TiO2分别为0.4770 nm,0.4606 nm,0.4646 nm。气体渗透实验表明,H2和O2在PI-B膜中的透过系数与PI-A膜相差不大,但H2/N2及O2/N2的分离性能增至PI-A膜的2.0倍和2.2倍(达到32.38和8.369);当TiO2溶胶含量达到24%时,H2和O2在PI-B/TiO2复合膜对透过系数为PI-A膜的3.5倍和5.9倍,达到8.959×105Pa和3.625×105Pa,H2/N2及O2/N2的分离性能增至PI-A膜的2.5倍和4.2倍,达到39.49和15.97。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单稳态永磁机构控制器和基本结构,设计了基于ATMEGA16A单片机的控制器硬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处理器系统、5Y/合闸执行电路、信号检测单元等,输入输出用光耦隔离,采用IGBT驱动,提高了动作的可靠性。通过实际采样波形验证了设计电路的可行性,根据所得到的数据对机械特性做进一步分析,为以后的监测功能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