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06篇
  免费   9779篇
  国内免费   6059篇
电工技术   6983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7889篇
化学工业   11371篇
金属工艺   5183篇
机械仪表   5415篇
建筑科学   6425篇
矿业工程   2742篇
能源动力   2350篇
轻工业   8748篇
水利工程   2262篇
石油天然气   3269篇
武器工业   1084篇
无线电   93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520篇
冶金工业   2695篇
原子能技术   1109篇
自动化技术   12413篇
  2024年   420篇
  2023年   1728篇
  2022年   3560篇
  2021年   4731篇
  2020年   3212篇
  2019年   2494篇
  2018年   2685篇
  2017年   2825篇
  2016年   2435篇
  2015年   3893篇
  2014年   4679篇
  2013年   5121篇
  2012年   6559篇
  2011年   6748篇
  2010年   6058篇
  2009年   5873篇
  2008年   5668篇
  2007年   5464篇
  2006年   4715篇
  2005年   3897篇
  2004年   2905篇
  2003年   2258篇
  2002年   2428篇
  2001年   2058篇
  2000年   1447篇
  1999年   818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直升机行星传动轮系结构复杂、工况多变,其振动信号受工况影响大,在故障样本较少的情况下导致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准确率不高,早期故障诊断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堆栈收缩自动编码网络(stacked contractive autoencoder,简称SCAE)与辅助分类生成式对抗网络(auxiliary classifie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简称ACGAN)相结合的SCAE-ACGAN故障诊断方法。ACGAN的生成器产生与真实样本具有类似分布的生成样本,扩展训练样本集,并与真实样本一起输入至判别器进行训练。ACGAN采用SCAE作为判别器,利用SCAE良好的抗数据波动能力,从扩展样本集中挖掘出有效的深度特征,并实现样本的真伪与类别的判定。ACGAN的判别器和生成器在对抗学习训练机制下交替优化,提高方法的样本生成质量与故障判定能力。将SCAE-ACGAN应用于直升机行星轮裂纹故障诊断,结果表明,SCAE-ACGAN的故障诊断性能好,在样本数量少与工况变化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健壮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2.
江河湖海疏浚工程对于拓展和保障航运安全、促进生态恢复、维护/改善远海岛礁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绞吸和耙吸疏浚船上,多采用射线密度计及电磁流量计对输泥密度、产量等进行在线计量,并作为实现疏浚系统自动控制的重要参量.由于射线密度计潜在的人员健康、公共安全和环保风险,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放射源的有序退出机制.电阻层析成像使用安装于管壁的电极阵列获得管道内流体的电导率分布,进而推导出管道内的泥浆密度,具有无辐射、全场测量及实时可视化的优点.电阻层析成像测量系统经过特殊设计,可适应从内陆淡水到海水的巨大电导率变化.初步测试表明,电阻层析成像测量数据与射线密度计具有良好一致性,具备了作为在线泥浆密度测量的可行性.此外,ERT可提供实时的流动成像,对于提高对疏浚管道监测能力和降低堵管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针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注采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影响因素不明确、注采能力不对称的问题。基于相国寺储气库井下连续油管试井测试结果,提出储气库注气期“温降效应”、“变表皮效应”的概念,分析了储气库注采过程中温降效应、变表皮效应以及储层应力敏感对注采的影响。通过气藏型储气库注气期试井分析技术,研究各因素在试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以及对试井解释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对于采气期试井测试,注气期测试得到的储层物性参数具有同样的参考价值;②储气库温降效应对于试井解释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在不同注采运行周期内,变表皮效应以及应力敏感效应影响差异较大;③编制储气库注采运行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变表皮效应与应力敏感的影响,在不同注采运行周期内开展试井测试获取准确的储层参数值。研究成果为储气库试井测试与解释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4.
0.5 at.% Cr:ZnGa2O4 precursor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nitrates as raw materials, using ammonium carbonate as the precipitant. Low-agglomerated Cr:ZnGa2O4 powders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43 nm were obtain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 at 900℃ for 4 h. Using the powders as starting materials, 0.5 at.% Cr:ZnGa2O4 ceramics with an average grain size of about 515 nm were prepared by presintering at 1150℃ for 5 h in air and HIP post-treatment at 1100℃ for 3 h under 200 MPa Ar. The in-line transmittance of 0.5 at.% Cr:ZnGa2O4 ceramics with a thickness of 1.3 mm reaches 59.5% at the wavelength of 700 nm. The Cr:ZnGa2O4 ceramics can be effectively excited by visible light and produce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at 700 nm. For Cr:ZnGa2O4 transparent ceramics, the brightness of afterglow was larger than 0.32 mcd/m2 after 30 min, which is far superior to that of Cr:ZnGa2O4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powders.  相似文献   
45.
曾建华  张敏  吴国荣  谢鑫 《钢铁》2019,54(8):43-47
  针对30Cr13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轧材非金属夹杂物合格率偏低仅85%左右的问题,通过对30Cr13不锈钢精炼过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存在形态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精炼工艺制度,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不锈钢精炼过程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方案。工业应用后,精炼结束钢中大于5 μm的非金属夹杂物总数、形状以及尺寸等参数均得到了有效改善,钢水洁净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6.
摘要:针对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的难题,采用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某钢铁厂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效率的效率模型。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局部非热平衡方程、真实气体SRK方程建立环冷机内气固两相换热模型。通过CFD仿真模拟,探究料层高度、循环风机输入烟气温度、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三项可控环冷机运行工艺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料层厚度在1~1.5 m区间每增加0.1 m,效率增加0.8%~1.1%;循环风温在100~140℃之间每增加10℃,效率增加1.4%~1.5%;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在0.9~1.9 m/s之间每增加0.1 m/s,效率降低0.18%~0.24%。在此基础上,基于工业运行数据建立效率正交试验优化模型,提高了该余热回收系统3.42%的效率。  相似文献   
47.
赵鑫 《现代矿业》2019,35(9):92-94
山西某矿5308底抽巷在掘进过程中速度慢、效率低,直接影响工作面的瓦斯抽采,为了改善上述情形,对炮孔间距进行研究。通过使用ANSYS软件对不同炮孔间距下快速掘进效果的模拟分析,并经现场验证,得出了适应该矿的最佳炮孔间距。结果表明:炮孔间距为500 mm时,爆破产生裂隙发育范围和岩石损伤区域都最大,快速掘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王明兴  赵欣  王涛  路姣姣  赵之平 《化工学报》2020,71(9):4200-4210
采用低温水等离子体技术,在三通道聚氯乙烯(PVC)膜表面接枝了甲基丙烯氧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DMAE)单体,增强了膜亲水和抗菌性能。通过红外分析,表明DMAE成功接枝到了PVC膜上,水通量提高两倍,PVC-ir-H2O膜(通过水等离子体处理的膜)对牛血清蛋白(BSA)的吸附能力下降67%,对BSA溶液的通量从7.7提高至40 kg?m-2?h-1,并且对BSA的截留能力不变。通过静态及动态抗菌实验,接枝后的PVC膜(PVC-g-PMAE膜)抗菌率达到100%,膜组件运行中的抗菌率也达到82%以上。在保证细菌截留率100%的同时,其渗透通量提高三倍。该膜表面修饰工程技术能实现膜表面的均一化改性,且绿色环保、操作简便、成本低,改性膜在饮用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家用净水器中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