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庄严  卓震  张文华 《机电信息》2008,(35):25-29
从微波干燥与灭菌的原理入手,分析了其在中药生产方面的应用,同时也阐述了微波中药辅助提取,最终阐明了微波技术必将在中药生产普遍应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超细气流粉碎分级系统产品粒径的确定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扁平式超细气流粉碎机与离心式超细空气分级机组成的闭路循环系统。粉碎机将粉碎原料粉碎至粒度10μm左右,分级机使粉碎产品的粒度分布更窄。影响超细气流粉碎分级系统产品粒径的因素有粉碎机的加料速度、分级机叶轮转速及分级机二、三次风量等。通过正交试验及最小二乘法得到分级机分级叶轮转速、粉碎机加料速度、二次风量等对产品粒径影响的回归公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分级机分级叶轮转速增加时,产品粒径减小;当原料加入速度增加,产品粒径增大;二次风量增加,产品粒径稍有减少。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粉碎分级系统产品粒径的计算机控制过程。通过计算机控制粉碎分级系统产品粒径,实现粉碎产品粒径的“目标控制”。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得到试验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13.
卓震  刘雪东  巢建伟 《化工机械》2001,28(5):259-262
从流场分析与造粒机理出发 ,剖析离心流动包衣造粒机的组成、设计原则和制造与操作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新型节能设备—热分离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 热分离是一种新型的气体压力能回收技术。 在我国,气体压力能回收技术尚未被人们所重视,这是由于工程技术界的节能都集中在废热回收、余热利用、提高设备效率、缩小换热器温差和节约用水等方面,而对那些需要节流降压、石油油井气排放,带压尾气放空等场合,其能量却从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一种极大的能量损失。 根据热力学基本定理可知,高压、中压或低压气体减压时是完全可以回收能量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 气流粉碎技术以其能够快速获得超微粒子、产品不受金属污染和能广泛满足热敏性、低融点物料的粉碎而剧速发展。当代气流粉碎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粉碎机理的研究;二是粉碎技术的应用开发。前者的目的在于指导气流粉碎机的正确设计与应用;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机理的研究是根本,而应用开发则是最终目标。正确揭示气流粉碎场内的流态是非常重  相似文献   
16.
分子蒸馏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蒸馏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液液分离技术。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有别于一般蒸馏技术的特点:操作温度远低于液体沸点,蒸馏压力在极高真空度下,受热时间短。还介绍了分子蒸馏器的设备结构和设计要点、分子蒸馏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并提出分子蒸馏技术工业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全面分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受力特点后指出,通过改变传统的换热器制造工艺,严格控制壳体环向焊缝的纵向收缩量,即可在“壳体-管板-管子”这一超静定体系中,建立起一个相当于壳体受拉而管子受压的预应力系统,这种预应力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可以在四种经常应用的工程工况下得到安全可靠的应用。如果在制造中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施以预应力的技术后,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明显地降低管板的应力水平。而对一些必需设置膨胀节的场合,采用预应力技木后,可以不必设置膨胀节,并降低管板的应力水平,从而可以提高换热器的疲劳寿命,减薄管板厚度。 本文以我国钢制管壳式换热器为实例,提出上述旨在降低管板应力水平的预应力技术的设计理论与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前言碳化塔是小氮肥生产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其特征是在园柱壳上开设多个排孔,装上非径向接管以满足工艺条件。就目前来说,要在理论上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还比较难;在一些工程计算中也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本文仅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的设计方法。现在常用的开孔补强设计原则有等面积法、极限补强法和基于安定性要求的补强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正> 平壁矩形容器由于结构形状上的特点,它的受力较差,在工程实际中常作为液体贮槽使用,即一般用在承受液压不高的贮槽上。与圆筒形截面的容器相比,尽管在同一贮量下矩形贮槽需用较多的金属材料,但由于无需成型、便于现场制作,在设备布置时又能更好地利用空间,因此仍不失为一常见的容器。矩形贮槽在形状尺寸设计时,时常因受工艺布置和材料尺寸上的限制,有很大的随意性,不便于进行系列化。由于矩形贮槽受力上的特点,在设备设计时往往不便进行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旋流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处理量大、效果显著、操作方便等特点,它通常用于液固和液液分离操作上,在这两种操作中,旋流分离器的尺寸及其各部分的比例是很相近的,但以液固旋流分离器居多。流型图1为旋流器的典型的螺旋线流型,即开始流体在外部旋转向下,而后在内部旋转向上,这两个螺旋线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在两个螺旋形流迹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垂直速度为零的区域,它既不向上也不向下,如图2所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