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51篇
金属工艺   27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10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55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22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用浸渍法制备了Fe,Co,Ni,Bi改性的钒磷氧化物(VPO)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SEM表征,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了不同晶相催化剂中钒的平均价态,并以环己烷为原料、H_2O_2,为氧化剂,考察了金属改性对VPO催化剂液相催化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催化剂对液相催化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反应的催化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i-VPOFe-VPONi-VPOCo-VPOVPO。在环己烷用量0.6 mL、丙酮用量10mL、催化剂Bi-VPO加量0.015g、H_2O_2,用量3mL、65℃、反应时间8h的条件下,环己烷转化率为81.4%,环己酮和环己醇收率分别为58.2%和23.2%。  相似文献   
62.
宋华 《石油教育》2010,(2):70-73
通过分析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找出目前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生源组织、培养基地、课程教学、学位论文、质量保证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3.
氧化铁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华  王璐  张娇静  李锋 《化工进展》2013,32(3):639-644,651
制备了负载型氧化铁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并采用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吸附床上考察了制备条件及吸附条件对吸附剂脱除硫化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载氧化铁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由580.4 m2/g提高到658.6 m2/g,氧化铁改性能有效改善活性炭对硫化氢的吸附脱除能力。氧化铁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1,真空干燥温度为70 ℃,干燥时间为36 h时得到的负载氧化铁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好。在吸附温度为60 ℃时,饱和硫容和脱硫率分别达到77.4 mg/g和99.2%。饱和硫容比未经改性的活性炭的提高了60.2 mg/g。  相似文献   
64.
牛瑞霞  宋华  孙双波  魏翠 《化工进展》2013,32(1):166-173
醇(酚)聚氧烯基醚磺酸盐具有优良的耐盐、耐高温水解、HLB值可调及配伍性能,在高矿化度油藏开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醇(酚)聚氧烯基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析了其在高矿化度、高二价离子油藏中的作用特征,综述了亚硫酸盐磺化工艺、磺烷基化工艺和硫酸酯基团转化等磺化工艺,并从原料性能、收率、反应路线及工艺流程等角度对各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了各工艺路线的优、缺点,指出如能对基团转化过程中的水解程度加以控制,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为原料的硫酸酯基团转化工艺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系列自制芳基烷基磺酸盐(CnNPAS, n=8,10,12,14,16)水溶液对烷烃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表面活性剂浓度、弱碱浓度、烷烃碳数等因素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CnNPAS的烷基链长和碱含量均会使界面张力达到稳定值的时间增长;增加CnNPAS浓度和烷烃碳数均会使界面张力动态变化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减少。CnNPAS表面活性剂可在低浓度范围较明显地降低界面张力,而随着浓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回升明显。  相似文献   
66.
概述了几种生产甲基丙烯酸的工艺路线,介绍了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催化异丁烷一步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的反应机理,综述了引入其他元素、助剂或载体及部分还原催化剂等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7.
李锋  宋华  张华阳 《化工进展》2012,(5):1047-1051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Al2O3-ZrO2复合氧化物,通过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Ni2P/Al2O3-ZrO2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噻吩加氢脱硫、吡啶加氢脱氮反应为探针考察复合氧化物对Ni2P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2O3表面引入少量ZrO2,既保持了γ-Al2O3大比表面积的结构优势,又减少了P或Ni与Al2O3表面的接触,促进Ni2P的形成。载体中ZrO2质量分数20%的Ni2P/Al2O3-ZrO2催化剂活性最高,载体焙烧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68.
复合SiO2-WO3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氧化脱除苯并噻吩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WO3催化剂,并采用XRD、FT-IR、BET、TG-DTA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苯并噻吩(BT)为模型化合物,H2O2为氧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元素、制备方法、n(W)/n(Si)和焙烧温度对其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W的引入降低了SiO2的比表面积,SiO2-WO3催化剂中W的主物相为WO3。在以W为活性组元,且n(W)/n(Si)为0.1时,500℃焙烧得到的SiO2-0.1WO3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脱硫活性。在模拟油20 mL、催化剂SiO2-0.1WO3用量0.04 g、n(H2O2)/n(S)为15.9、乙腈/模拟油体积比0.3、65℃反应60 min的条件下,苯并噻吩模拟油脱硫率可达99.3%。  相似文献   
69.
综述了燃料油液相吸附脱硫机理,分析了分子尺寸选择机理、酸性位吸附机理等液相物理吸附脱硫机理的特点,指出物理吸附脱硫技术对硫化物的选择性较差且较难实现深度脱硫.重点阐述了π络合机理和S-M配位机理及研究现状,并对络合配位吸附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吸附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烯烃不被饱...  相似文献   
70.
果蔬的保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水分含量高 ,营养丰富 ,极易腐败变质。本文阐述了果蔬的保鲜方法 ,为保鲜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