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70篇
石油天然气   150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抗 《中外能源》2006,11(2):1-3
简单介绍了印度提出的亚洲跨国油气管网框架和巴基斯坦提出的“能源走廊”的概况;具体分析了南亚—新疆管线和缅甸—云南管线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2.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启迪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从我国已发现的生储于海相层系的油气田来看,其有效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至少应大于0.5%,滨海相煤系对生烃可有重要贡献。碳酸盐岩有效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次生孔、洞,岩溶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按岩溶发育程度由弱到强,将碳酸盐岩储集体分为纳溪型(不规则孤立储集体)、塔河型网络状(过渡型)和威远一任丘型(似层状一似块状的连通储集体)。网络状塔河型储集体内部有巨大的不均一性,油气藏无统一底水和压力。多期拉张一挤压的开合构造旋回是海相油气藏被改造的重要控制因素,保存状况直接决定着发现有经济价值海相油气藏的可能性。在勘探思路方面,应该按稳定块体内的相对活动性及受其控制的生、储条件,把握宏观勘探选区;按有机碳含量不小于0.5%的标准,重新评价海相有效烃源岩;从勘探浅部次生油气藏入手,逐步逼近深部海相主力油气藏;重视海相层系中的岩性圈闭,强调天然气勘探。必须形成与上述要求相配套的勘探技术系列。图4表3参29  相似文献   
73.
本文总结中国能源的消费特征,分析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预测21世纪初期中国一次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74.
近20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大幅度增长,为近期天然气工业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按可采资源量算,中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7.0%,剩余资源勘探潜力巨大,预计近中期内天然气探明储量仍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由于中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远离东部消费市场,两地之间输气管线建设滞后,以及气价不合理、下游消费市场限制等多种因素,使天然气开发严重滞后于勘探,天然气产量长期增长缓慢。随着“西气东输”等干线的建设和下游消费市场的发展,近中期内天然气产量将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75.
近20余年来中国石油产量及构成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抗 《石油学报》2006,27(2):6-10
中国东部老油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分别在1985年和1988年由上升转变为下降,而近20年来的西北区石油产量上升弥补了东部的减产.海域珠江口盆地的产量在1997年后下降,其储产比已降到很低;但渤海的产量将迅速上升,这不仅可弥补南海产量的下降,而且能为全国产量的增加作出贡献.20余年的产量变化表明,西北和海域已初步形成了对东部老油区的战略接替,全国石油产量至少还能保持15年左右相对稳产并略有上升的局面.  相似文献   
76.
调整方向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气价格过高是影响天然气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气层气储量快速增长后,应当调整我国天然气勘探主攻方向:深化中部两盆地和管线附近(如天山南北)的天然气勘探;加强致密气藏勘探,特别是滚动勘探开发工作;对海上天然气应加大投入,除南海北部和东海外,还要注意渤中坳陷轻质油分布区的气层气勘探,还要按隆起和坳陷的不同情况开拓黄海这个战略后备区;东部中小气田经济价值高,作为地下气(油)库应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7.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油气勘探领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抗 《新疆石油地质》2003,24(3):188-192
塔北隆起南坡阿克库勒凸起具有志留系-侏罗系碎屑岩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两大套含油层系、构造和地层两大圈闭类型。在开拓构造圈闭领域时要重视非构造应力的形变作用和断裂破碎带的影响,加强对碳酸盐岩内幕构造的探索;对地层圈闭要重视开拓碎屑岩系中的勘探领域,实施岩溶缝洞网络型储集体和次生溶孔似层状储集体并举的勘探方针。对阿克库勒乃至整个塔北隆起区都要以“大岩溶”和“大隆起”的思路全面认识各勘探领域,立体勘探。  相似文献   
78.
在国务院的支持下,由国家给予财政支持的油气新区新领域的早期评价工作在2002年4月得以立项。该工作委托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工作,参加单位有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国家石油公司及相关高校。  相似文献   
79.
张抗 《能源》2011,(11):107-109
对于任何油田、油区而言,都要经历其发展、兴盛、衰竭这一生命周期。前苏联的石油工业也不例外。油田要维持产量稳定,除了对老油气田提高其储量的动用率和采收率外,还要积极开拓新油气田进行接替。但油气田储量的探明是个逐渐发展的漫长过程。初期往往发现和探明的是主力油气层和油气藏,而后不断发现新的可采油藏,甚至在周围不断发现新的油气田。  相似文献   
80.
储产比是年底剩余可采储量与该年产量的比值,该值常被误解为现有油气还能采多少年,从而得出其即将枯竭的错误推论。构成储产比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变量,仅油气统计范围的变化(如某种非常规油气计入储产量)就可引起其明显的跃升。世界石油储产比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为57.6;天然气储产比总体也呈上升趋势,2004年达63.1,但2010年以来略降,近4年均值为58.3。中国石油储产比在1984年达到峰值19.5,此后呈下降趋势,2013年为12.2;天然气储产比经历大发展初期的攀升,在2002年达到66.3,此后(特别是2006年以来)呈下降趋势,2013年为29。总的看来,中国油气储产比低于世界油气储产比,但目前与美国属于同一级别。储产比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油气工业健康发展,资源基础雄厚、并可在短期内调动市场力量投入勘探者,储产比可稍低些。研究表明,油气作为能源主力的地位至少可持续到21世纪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