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37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51.
 为研究不同施工工法和工艺组合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地层的围岩稳定性问题,以兰渝线两水隧道为背景,开展铁路双线隧道在软弱破碎地层中超大断面开挖的大比尺三维模型试验,真实再现台阶法支护开挖、台阶法和全断面毛洞施工的全过程。首先,基于现场较为破碎的千枚岩岩样基本力学参数室内试验结果,以松香、铁晶粉以及聚四氟乙烯棒等材料为原料,研制兼具低强度和弱黏结特性的软弱破碎围岩相似材料和初喷混凝土、锚杆等支护结构的相似材料,在最新研制的可实现三面均匀同步加载的大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台架上模拟隧道台阶法支护、全断面支护和全断面无支护施工的全过程,并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电阻式应变计、多点位移计以及微型压力盒全程监测洞壁及其整数倍(0~3倍)洞径范围内围岩的应力、位移以及近区荷载的变化信息,分析不同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受力和变形的三维空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 软弱破碎低强度和流变特性使围岩变形具有更强的时空效应,同时存在掌子面挤出变形、先行位移和后方位移3个时空演化过程;(2) 软弱破碎围岩变形的三维扰动深度一般在3倍洞径内,台阶法支护开挖扰动范围最小,全断面支护开挖次之,但后续长距离推进极易诱发围岩坍塌;(3) 台阶法较大断面开挖有利于控制收敛变形,减少10%~25%,沉降变形则相差不大,上台阶开挖过程是拱部围岩垂向荷载的急剧释放期,下台阶开挖是边墙围岩水平荷载的急剧释放期;(4) 台阶法支护开挖掌子面前方岩体扰动范围为0.5~1.0倍洞径,多属荷载集聚区,是软弱破碎围岩稳定加固的重点区域和最小边界范围;(5) 隧道断面围岩整体荷载释放过程存在3个典型变化阶段,即掌子面附近荷载集聚区、前方荷载弱集聚区和掌子面后方荷载释放区,及时施作支护可有效减弱掌子面前方围岩荷载的集聚程度和荷载峰值,使荷载峰值出现的位置滞后,有利于掌子面及其附近围岩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52.
CSP加热炉炉辊辊环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钢CSP加热炉引自德国.为解决炉辊备件供应和降低维护成本,重点对炉辊辊环的材质、使用性能、制造工艺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实现了国产化.经在线两年来实践验证,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达技术要求并大幅度降低了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53.
海上砂岩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引起层间开发效果不均,不同开发阶段开发水平不清,油藏潜力认识不足。传统分级方法由于指标范围统一,采用指标绝对标准评价,导致无法反映油藏真实开发水平。为解决此问题,该文应用指标相对标准评价方法,增加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和井网适应性评价,针对海上油田高速开发的特点,引入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指标改善分级体系;同时引入水驱体积波及系数,改进传统的理论含水上升率计算偏小的问题,初步建立适应于海上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水平分级新体系。以某A油田为研究靶区,开展水驱开发水平分级研究,指出处于三类开发水平的油组潜力较大,结合剩余油分布精细研究成果提出三口调整井方案,预测累增油23.9×104 m3,成功指导油田精细挖潜。  相似文献   
154.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蛋白病毒样颗粒(VLP),并进行纯化,为研制宫颈癌疫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HPV16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PV16L1基因的编码区,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编码区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采用GST纯化柱纯化重组融合蛋白,并用凝血酶切去GST标签,再经S100分子筛纯化,浓缩后,电镜观察纯化蛋白的VLP形态。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00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Western blot显示,目的蛋白可与小鼠抗HPV16L1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纯化蛋白的纯度约为95%,在电镜下可见直径约为50~60nm的VLP。结论已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可溶性的HPV16L1蛋白VLP,并进行了纯化,为宫颈癌疫苗及血清学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5.
针对海上低渗透油藏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水平差、开发难度大、剩余油挖潜潜力大等问题,提出从储层分类评价技术优选储层出发,结合地球物理、沉积微相认识等多方法有效预测储层展布及甜点,综合考虑地质模式多解性优选井型部署井网等一系列海上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开发实践证明,在精细刻画储层基础上,顺物源方向部署长水平井+勾型井注水开发可有效保障海上油田复杂低品位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6.
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毒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因其含氮量高达60%以上,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加入原奶中导致毒奶粉事件的发生.为防止不法企业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蛋白质虚高的假象,将从三聚氰胺的性质、毒性、代谢及其中毒机理、检测方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7.
运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碱性品红 (FuchsinBasic ,FB)和DNA的相互作用 ,并制备了聚碱性品红修饰的玻碳 (GC)电极 ,研究了DNA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 ,室温下 ,在 0 1 0mol·L- 1 pH 7 0的B R缓冲溶液中 ,FB有一良好的氧化峰 ,FB与DNA混合后 ,在电位扫描范围内未出现新峰 ,而FB的氧化峰电流增大 ,峰电位基本不变。在聚碱性品红修饰GC电极上DNA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 ,该峰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而消失。紫外 可见特征吸收实验表明 ,加入DNA后 ,FB的峰形基本不变 ,吸光度降低 ,呈减色效应 ,但峰位不发生移动 ,并存在着一个等吸点 ,证明DNA与FB作用方式是静电作用和嵌插作用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8.
原电池电化学成膜技术是一种新的、环境协调的薄膜制备技术。采用该技术路线在饱和氢氧化钡溶液中制备出了晶态的钨酸钡薄膜,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光电子能谱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分析。XRD分析表明,在碱性溶液中,钨经原电池电化学处理后,会在其表面生成结晶良好、具有白钨矿结构的钨酸钡薄膜。SEM观察表明,相对于采用恒电流制备的钨酸钡薄膜而言,在原电池条件下,晶体的尺寸更加细小,呈四方锥形的颗粒状,薄膜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XPS测试说明,采用原电池路线制备的薄膜,其Ba、W、O元素的价态分别为+2,+6和-2价。室温荧光测试表明,在紫外光(波长为235nm)激励下,钨酸钡薄膜将发射出中心波长为460nm、半高宽为140nm的荧光。  相似文献   
159.
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R)和尖晶石锰酸锂(M)混合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以石墨为负极,制作成0.3 Ah的软包电池,分别对其进行高低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极材料的混合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两种材料在低温和高温性能上的不足,弥补两种材料单一使用的缺陷,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锂离子电池的温度使用范围。经系列研究表明:当R∶M=7∶3时,电池表现出优异的高低温性能,55℃下,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7.76%;-20℃下,容量保持率为60.21%。  相似文献   
160.
杨晓华  张骞  吴森坤  冯健  蔡建国 《工业建筑》2023,(4):102-107+147
为研究在节点核心区及键槽区等后浇区部分采用纤维改性混凝土对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此概念设计了改进的预制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以试件SJ1和SJ4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梁柱节点设计参数对节点性能的影响,包括后浇区混凝土强度及延性、梁纵筋强度和后浇区箍筋间距。结果表明:后浇区混凝土受压延性的降低会加剧高配筋率节点试件强度退化及位移延性降低;提高梁纵筋强度等级可以显著提高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的承载能力,同时会降低其位移延性;增大后浇区的箍筋间距会降低节点试件的位移延性,并且高配筋率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后浇区箍筋间距的调整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