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针对农业对象具有的多样性、多变性、以及偏僻分散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和WEB技术的远程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系统方案。首先,通过RS-485总线与数字传感器连接,并与具有嵌入式系统和TCP/IP协议的现场监控模块构成监控系统;其次,通过GPRS建立现场监控系统与互联网的连接,将实时采集信息发送到WEB数据服务器。系统软件核心技术系MS VB.NET和ASP.NET开发而成,构建了基于B/S(Browser/Server)的服务模式,只要通过浏览器不仅可实时浏览监测数据,而且能进行历史数据的查询。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非常适合分散远距离条件下农业环境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应用。  相似文献   
32.
为获得力学性能较好的聚丙烯腈(PAN)基实心和多孔碳纳米纤维,以自制相对分子质量30万的PAN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和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纤维,经预氧化、碳化后分别获得了新型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态,并对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30万的PAN适宜纺丝质量分数为6%,PAN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 242 nm。在PAN纺丝液中加入PMMA后,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下降至519 nm,且直径分布变窄;预氧化过程中施加张力可以使碳纳米纤维保持较好的纤维形状;碳化处理后的PAN和PAN/PMMA纳米纤维的直径都明显减小,前者减小为683 nm,后者为374 nm;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加入PMMA后PAN碳纳米纤维呈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33.
1.管道腐蚀穿孔分析1.1管道焊口附近的腐蚀(1)管道采用泡沫塑料与黑色聚乙烯胶带作为补口材料,具体操作是将泡沫塑料预制瓦粘结后缠绕胶带层。经剖析,接口处的防水性能明显低于管道的夹克泡沫塑料层,从外表可见胶带不平整不光滑,存在皱折现象,并出现较为严重的扭曲错位。这种扭曲的保温层直接影响胶带的缠绕质量。在管道应力及土壤压力的作用下,焊口处的胶带易变形移动,层与层之间形成若干缝隙,腐蚀介质便可乘虚而入,腐蚀介质渗入后加速了钢质管道接口部位的异性材质腐蚀和残余应力腐蚀。(2)管道焊口时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的膨胀收缩,使焊缝…  相似文献   
34.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石英基片上制备了ZnS:Co薄膜,改变制备过程中石英基片的温度TS,研究了基片温度对薄膜微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随着基片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厚度减小,结晶质量得到提升,并朝着(111)方向择优生长。受量子限域效应的影响,薄膜的光学带隙在基片温度为TS=25℃时最大为3.83 eV,光学带隙先随基片温度增大而减小,并在基片温度为400℃时取得最小值3.5 eV,此后随基片温度增大而增大。此外,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介电系数等光学参数随基片温度升高均有增大趋势。实验表明在基片温度达到400℃以上时,可以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微晶薄膜。  相似文献   
35.
承插胶接接头是纤维缠绕玻璃钢管最常用的一种连接接头,其特点是接头处强度高,承受内压性能好,不易渗漏,一次安装后一般不需检修,安装方便,尤其适于大口径管道和长距离埋地铺设管线连接。实践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缠绕玻璃钢管接头只要结构没计和生产工艺合理,质量控制得当,安装使用后一般不会出现渗漏。  相似文献   
36.
为研制新型PET/EVOH复合吸湿纤维,确定合理的复合纺丝工艺参数,对芯层组分EVOH熔体的流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EVOH属假塑性流体,非牛顿指数小于1,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或剪切速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加工温度为250、260℃时相比,当EVOH在加工温度为240℃进行挤出时,非牛顿指数为0.712,最接近牛顿流体.在240、250、260℃进行挤出时,EVOH的黏流活化能在400~500 J/mol之间,且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7.
为制备具有较高孔隙率的聚丙烯腈(PAN)活性中空碳纳米纤维(AHCNF),以自行制备的PAN为原料,经同轴静电纺丝、预氧化、炭化、活化后制备得到AHCNF,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测试仪研究了致孔剂对其形态与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PAN共聚物环化温度较低,环化放热较缓和,有利于预氧化的进行;炭化过程将PAN表面的碳氧单键转化为碳氧双键,而活化过程将碳氧双键进一步转化为酯基;添加致孔剂和未添加致孔剂得到的PAN活性中空碳纳米纤维横截面呈明显的中空结构,纤维壁较为致密;添加致孔剂后,活性中空碳纳米纤维的总比表面积从55.719 m2/g增加到532.639 m2/g,孔容从0.070 cm3/g增加到0.312 cm3/g,介孔平均孔径从3.408 nm增加到4.309 nm,收率从27.14%降低到9.44%。  相似文献   
38.
李树锋 《纺织教育》2011,26(5):401-403
对开设“现代纺织测试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材整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探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39.
纤维素碳气凝胶是一种新型多孔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亲油疏水、回弹性高、导电性优异等优点,在吸附、电化学、电磁屏蔽、传感器、催化剂载体、智能穿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纤维素的性质及种类,阐述了纤维素碳气凝胶的制备流程如溶胶-凝胶、干燥成型、碳化、活化等工艺过程,总结了纤维素碳气凝胶的独特性质,介绍了现有的应用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纤维素基碳气凝胶未来发展的挑战与趋势。  相似文献   
40.
中空纳米纤维具有独特的中空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吸附、催化、电化学、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中空纳米纤维的有效手段。随着静电纺丝工艺的不断成熟,利用静电纺丝大规模制备中空纳米纤维提上了日程。首先详细介绍了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中空纳米纤维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现阶段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大规模制备中空纳米纤维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现状,总结了中空纳米纤维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了中空纳米纤维的发展方向,为推动中空纳米纤维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