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铁建造(BIF)型金矿是坦桑尼亚绿岩带中的主要金矿床类型,该国每年大约有1/3的黄金产量来自于此类型矿床;为了给矿区成矿预测和优化选择靶区提供地球物理信息,投入了装置轻便、效率高的近场源三极激电方法,对浅层矿化岩层或矿化带进行了快速圈定;近场源激电异常特征反映了与金矿有关的条带状铁建造(BIF)的延伸方向、位置和范围,为钻探工程布置、进而发现隐伏-半隐伏铁建造型金矿床提供了充分依据,其测量效果较好,目前该矿区已成为大型铁建造(BIF)型金矿产地,提交了(332)+(333)金金属量34 t。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油藏中的产甲烷古菌,建立分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该技术分析模拟油藏条件下产甲烷菌的变化规律。结合产甲烷菌、低分子有机酸和甲烷气体含量的变化,更加准确地分析模拟油藏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培养30天后,产甲烷菌的含量逐渐升高,前期由其它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乙酸等产物作为产甲烷菌所需的代谢底物被消耗,培养50天后,产甲烷菌的生长又促进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总菌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4.
选择硅烷偶联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丙烯酸树脂、SBR胶乳等4类粘结剂,研究其对沥青基灌缝料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量相同时,水性丙烯酸树脂和SBR胶乳相对于另外两类粘结剂能明显提高灌缝料与模拟裂缝的粘结力;随着水性丙烯酸树脂和SBR胶乳用量的增大,SBR胶乳对灌缝料粘结力的提高更为明显,养护7d、15d和28d都呈现相同的规律;当水性丙烯酸树脂和SBR胶乳复配使用时,随着水性丙烯酸树脂与SBR胶乳的比例的增大,灌缝料粘结力呈下降趋势,可见两种粘结剂的复配未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5.
齐勇攀  李水平  荆鹏 《矿产勘查》2020,11(6):1270-1276
尼亚斯罗利(Nyasirori)金矿位于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东部的穆索马—马拉绿岩带(Musoma-Mara)上,提交(332)+(333)金资源量约11 t,平均品位6. 62×10~(-6)。尼亚斯罗利金矿为隐伏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了指导矿区勘查工作,依据探测目标体(构造蚀变岩)具有"低-中阻、弱极化"、其它岩石表现为"高阻、微极化"或"低阻、高极化"的物理特性,投入了大功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激电中梯、激电测深),获得了由探测目标体和目的物引起的良好激电异常,了解了它们在平面上和地下半空间内的电性分布特征,依据激电中梯显示的"低-中阻、弱极化"异常圈定了矿化富集部位,激电测深显示的"低-中阻、弱极化"断面异常对含矿地层或构造和金矿(化)体进行空间定位,起到了为钻探工程布置提供充分依据的作用。大功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指导了矿区勘查工作,提高了钻探见矿率和总体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6.
深部金属矿探测是目前资源勘查的重要课题和方向,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是深部金属矿探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河南省嵩县九仗沟—东湾矿区处于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内的蛮峪—店房金矿带之北段,目前九仗沟—东湾矿区已发现的金矿床主要为500 m以浅深度,深部(500~2000 m)找矿勘查工作基本为空白。为了查明九仗沟—东湾矿区深、边部成矿潜力,实现接替资源找矿突破,在九仗沟—东湾矿区主矿段南北两端延伸方向上,布设EH-4双源大地电磁测深和大功率激电测深剖面。以九仗沟—东湾金矿床为背景,在分析地质背景、岩石物理性质基础上,综合区域重磁资料、物探剖面反演结果,分析各物探方法异常特征,厘清了研究区内与金矿有关的F1构造破碎蚀变带深部空间分布特征等信息,揭示了研究区内深部F1构造带附近的中低电阻、高极化区为找矿有利部位,根据此特征在500~2000 m深度范围内确定了4个深部预测找矿靶区,为下一步找矿勘查提供了相关依据。研究方法和成果为区域上开展同类型金矿床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