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富芳烃重馏分油(FCCDO)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共炭化反应得到可纺中间相沥青并制备力学性能优异的碳纤维。借助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氢核磁共振等表征手段深入分析PEG添加量对中间相沥青结构组成及碳纤维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共炭化机理进行推测。结果表明,随着PEG添加量增加,所得中间相沥青的软化点降低,收率增加,分子中烷烃结构数量明显增多,同时产物沥青的光学组织由中间相充分发展的广域流线型转化为小域流线型,最后转化为两相(中间相和各向同性相)共存的混合沥青。碳纤维的力学性能随着PEG添加量的增多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EG添加量(w)为5%时可制备出直径为11.4 μm、拉伸强度最高可达2.4 GPa的碳纤维。  相似文献   
22.
为给出简单、准确的碲化镉(CdTe)光伏组件输出特性曲线显式模型,提出利用两条2阶Bezier函数轨迹分别拟合组件输出特性最大功率点左、右两侧曲线的思路,分析了控制点对Bezier函数的影响规律,明确了最优控制点的存在性,计算了7种不同厂家和型号CdTe组件最优控制点下的Bezier建模结果,利用相似三角形理论,找出了Bezier函数最优控制点位置与组件填充因子之间的拟合规律,建立了描述CdTe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显式模型;最后,利用4种新CdTe组件对所提规律进行验证,并以迭代结果为基准和已有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ezier函数的CdTe组件建模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在0.49%~1.5%之间,而现有模型的精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在2.45%~9.19%之间,论证了所提模型的简单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3.
在过去几十年内,风电是增长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新兴可再生能源.人们希望风力发电机连接到电网上时,能够像传统发电机一样,提供可靠的电能,确保系统的稳定.由于风电的不可控性,随着风电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产生了各方面的问题.其中,对于风电并网时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针对风电并网的频率控制问题的不同方面,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文中总结了风电频率稳定控制的不同研究,并就未来研究的方向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为给出考虑整车参数和实际工况时系统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动态温升计算方法,在概括主要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给出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动态温升研究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首先,将实际电机的特性曲线嵌入到在Advisor整车系统中,基于拉格朗日极值定理,建立逆动态电流解耦模型,实现了运行工况下考虑整车参数的电机瞬态电流提取;其次,将工况电流作为Ansys温度场模型的输入,计算了实际行驶时驱动电机的动态温升;最后,搭建实验测试平台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所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动态温升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空冷汽轮发电机端部磁场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楠  梁艳萍  朱显辉 《防爆电机》2006,41(6):34-36,43
为了计算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的温升和损耗,对线圈端部区域的磁场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论述空冷汽轮发电机端部磁场的计算方法,并阐述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和Matlab软件,以及在Matlab软件仿真平台下的直接转矩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以及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针对河南省电力公司配电带电作业培训基地提出了以多媒体教材推动其特色培训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旨在实现特色基地之培训教材与培训模式创新以及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积极探讨特色培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不同类型光伏电池的工作机理和输出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为给出一种简单、准确的多晶硅光伏电池I-V曲线拟合方法,探讨Bezier函数拟合多晶硅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可行性。建立基于Bezier函数的12种多晶硅电池I-V曲线拟合模型,利用统计规律研究了拟合效果最佳时Bezier曲线控制点的位置。找出Bezier曲线控制点分布与多晶硅光伏电池填充因子FF之间的线性规律,给出一种仅利用厂商数据手册给定数据即可实现简单的多晶硅光伏I-V曲线拟合方法。最后,以6种新多晶硅电池与现有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拟合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现有方法的0.354倍,其最大相对误差仅为现有方法的0.132倍,证明了所提方法的简单性,准确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9.
为充分挖掘供需侧双向交互平抑微网源荷差异的能力,根据价格型和激励补偿型响应的优劣势互补关系,提出了一种结合不同响应机制的源荷协同优化思路。首先,在内层荷端构建了需求侧响应上、下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根据净负荷曲线划分峰、平、谷时段,以微网各时段净负荷绝对值之和最小为目标优化分时电价,下层计及柔性负荷参与调度的积极性,以电舒适度和经济性构成满意度指标优化激励/补偿系数。然后,在外层搭建了综合考量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源端容量优化模型。最后,基于多层内嵌机理耦合源荷两端优化模型,构建了结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和粒子群-帝国竞争算法(PSO-ICA)的求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得益于需求侧综合响应机制和求解模型结构的优越性,所提方法能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微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0.
双碳目标下风光氢联系日益密切,合理的容量优化是保证电氢耦合系统稳定运行的有效途径。针对风–光–氢储–超级电容联合运行的独立微网,提出了一种长期容量优化方法。通过考量氢储系统的动态效率,优化产氢和耗氢设备的工作区间,制定了合理的微网运行控制策略。为反映真实的风光气象因素长期变化趋势,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和灰色滚动预测法进行典型日长期预测,得到了模型输入样本。以微网的经济性、可靠性和低碳性综合最优为目标构建了容量优化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动态权重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出Pareto集,同时引入隶属度分析法给出了最佳规划方案。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当前研究成果,所提方法得益于对氢储单元动态特性的分析和输入样本的改进,能够给出更优越的配置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