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37篇
综合类   68篇
化学工业   75篇
金属工艺   42篇
机械仪表   39篇
建筑科学   30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51篇
水利工程   21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冶金工业   4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
通过微波烧结法制备石墨烯(GNPs)表面镀Cu增强钛基(Ti6Al4V)复合材料,探讨石墨烯表面镀Cu后对钛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表面成功镀覆一层较均匀分布的Cu颗粒;石墨烯与基体Ti界面反应严重,容易生成粒径为2~5μm的TiC,石墨烯表面镀Cu后,界面反应产生的TiC含量更多,同时生成了Ti_2Cu相;相比于单纯外加石墨烯,石墨烯表面镀Cu后,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相对密度、显微硬度、抗压强度分别达到95.48%、468 HV_(0.1)、1 406 MPa;室温磨损机制由基体(Ti6Al4V)的磨粒磨损转变为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的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92.
针对低渗致密气藏气相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表征和实验测量不成熟的问题,对液相启动压力测量方法及近似计算进行分析,从非达西渗流理论出发,推导出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临界压差法和拟压力法作为新的测量方法。实验数据表明,建立的低渗致密气藏启动压力梯度数学表征及测量方法是准确、可行的。针对苏里格某区块展开实例分析,实验测得其储层启动压力梯度为0.05~0. 20 MPa/ m。计算可知,该气区极限井控半径为80~570 m,该区块还有井网加密调整的空间。  相似文献   
93.
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对市场上的蒸、烤、炸类面制品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pH=7.5,乙醇浓度为50%,浸渍温度50℃、浸渍时间10min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提取率最高.此方法测定面制品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能够满足实验要求,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4.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 09MnNiDR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得到600~1350℃范围内试样的断面收缩率、抗拉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并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断口形貌和FactSage软件进行凝固相分析.结果表明,该钢种的第Ⅰ高温脆性区为液相线温度(tL)到1 350℃,高温塑性区为1 350~950...  相似文献   
95.
以高级脂肪酸、二乙烯三氨为主要原料、浓H2SO4为催化剂,利用缩合法得到浅黄色片状或颗粒状的增黏剂。测试了增黏剂在三种体系,即5号白油、5号白油+有机土体系以及全油基钻井液体系中的流变性能,考察了增黏剂加量、钻井液密度对全油基钻井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全油基钻井液配方为:5号白油、3.0%有机土、2.0%降失水剂A、2.0%降失水剂B、0.5%CaO、3.0%超细重质CaCO3、0~180%重晶石、0.2%润湿剂、0~2.0%自制增黏剂。结果表明,在不同体系中加入1.0%VIS-3型增黏剂后,热滚前后均能较好成胶,体系未出现分层和沉淀。该增黏剂在三种体系中均有较好的增黏效果。当增黏剂的加量由0增至2.0%时,全油基钻井液热滚前的φ3(黏度计3转下的读数)由2增至27,静切力(Gel,Pa)由2/2增至26/27,塑性黏度(PV)由58降至28 mPa·s,动切力(YP)由3.5增至20 Pa,API滤失量由5降至3 mL;150℃热滚16 h后的φ3由2增至21,Gel由4/5增至22/25,PV由59降至24 mPa·s,YP由3.5增至21 Pa,API滤失量由4降至2 mL。当含1.0%VIS-3型增黏剂的全油基钻井液密度由0.9×103增至2.0×103kg/m3时,老化前的φ3由2增至10,Gel由2/3增至10/11;老化后的φ3由2增至7,Gel由2/3增至9/11。钻井液密度增加,增黏剂对全油基钻井液的增黏作用增强。钻井液密度相同时,老化后的φ3和Gel略有降低。钻井液密度对PV和YP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总体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6.
利用霍尔效应原理检测PA66从POY-DTY的加工过程,从而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高DTY品质。  相似文献   
97.
江苏电网将在"十三五"中后期建成四回直流线路,形成典型的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利用多馈入有效短路比指标分析了网架拓扑、调相机配置等因素对临近直流落点电网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暂态稳定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直流落点电网多馈入有效短路比降低与重要故障暂态失稳存在相关性,加强网架以及增加调相机的措施都能够提高电网强度并改善直流逆变站系统的无功电压稳定性,再可从提升多馈入电网薄弱环节处的多馈入有效短路比的角度入手,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合理提高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无功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
为提升嵌入形状记忆合金消防服面料组合的防护性能,构筑了3种形变高度和3种排列方式的面料组合以分析形状记忆合金尺寸对其性能的影响。在高温热接触和低辐射热灾害环境下分别测试不同面料组合的防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形状记忆合金有效地提高了消防服面料的防护性能,合金弹簧的形变高度影响组合面料层间空气层厚度,从而改变其防护性能;在不同的排列方式下弹簧形变高度也不同,可能与弹簧形变产生的空气层形状及分布有关;在不同的热源条件下,不同排列方式的面料组合的防护性能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即在 2 种热源条件下,1 个合金弹簧中心排列与 3 个合金弹簧对角排列方式下全高型试样的隔热性能均明显优于减半型,而 2 个合金弹簧对角排列方式下 2 种弹簧试样隔热性能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4种不同种质资源芜菁花朵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4种芜菁花朵中共有的香气成分为15种,其中以2-己烯醛的相对含量最高,α-金合欢烯相对含量最低;两种杂交芜菁W1和W2的花朵检测出共有的香气成分为30种;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的双单倍体植株(W3)、单倍体植株(W4)的花朵中检测出特有香气成分4种,分别是3-硫环己醇、5-甲硫基戊腈、3-甲硫基喹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的植株花朵和杂交芜菁花朵之间香气成分具有明显的差别,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芜菁种质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这是今年获得2013年世界标准日海报大赛一等奖的作品。来自德国的Frederica Scott Vollrat从视觉角度描述了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国际标准确保积极的变化,并赢取了WSC提供的1500瑞士法郎的奖金(约1万元人民币)。Frederica将"可持续的产品设计师"作为激励她进行海报设计的概念基础,曾接受专门培训以便捕捉复杂的3D设计思路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