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71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为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砂体叠置关系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部分井组注水效果差。综合该区岩心、测井和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对储层的分布和质量非均质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精细定量表征;并在相控约束下,利用熵权法计算综合非均质指数进行评价;最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相结合,总结出储层分布和质量非均质性对实际注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砂层组层间质量非均质性中等;层内渗透率以正韵律、复合正韵律和均质韵律为主,质量非均质性较强;平面上在相控约束下的同一砂体内部,储层质量非均质性表现为中等到强。垂向上S5和S1砂层组内部中厚层砂体组合分层多,其余各砂层组表现为孤立单砂体形式;平面上砂体的分布整体受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分布非均质性是造成注采不见效的原因,储层质量非均质性则导致注采见效难,效果差,该结论对油藏下一步调整注采井网和注采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准噶尔盆地腹部火成岩分布广泛,火成岩油气藏裂缝发育,产量高,为新疆油田增储上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化学成分、产状和结构、矿物成分等方面,对准噶尔盆地腹部火成岩进行了分类及特征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腹部火成岩岩性种类比较齐全,既有喷出岩又有侵入岩和火山碎屑岩,在化学成分上从基性到酸性均有分布,部分岩石蚀变严重。这些认识有助于指导该区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43.
塔中碳酸盐岩储集空间预测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强烈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和地震属性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利用地震属性研究碳酸盐岩储集层成为可能。以塔中16井区为例,利用“视储集空间”构成及储集层岩石物理相的新观点,在地震属性分析基础上,充分利用地震、地质、测井及测试信息,用神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裂缝分布、储集层“视储集空间”进行了定量分析及预测,指出了最有利的储集区、裂缝发育区。实现了碳酸盐岩储集层“视储集空间”构成的定量化,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4.
彩南油田九井区人工裂缝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南油田九井区储层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为了形成产能进行了整体压裂。整体压裂造成地下人工裂缝发育,储层含水急剧上升,油水关系复杂,产量递减快等现象。为了弄清人工裂缝系统的分布状况及发育程度,在对全区人工裂缝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压裂资料进行了人工裂缝系统评价,提高了人工压裂裂缝系统的认识,对油田注采调整措施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5.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整体处于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沉积相研究及其分布规律长期制约着油田生产开发。在系统的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密井网资料,并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水动力环境和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讨,确定研究区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总结了沉积相模式特征,识别出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心滩、溢岸、水道间、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类型;采用基准面旋回对比方法,在研究区克上组识别出3个向上变浅和2个向上变深的非对称中期基准面旋回,并结合等高程、前积、相变细分对比等多种方法综合划分小层;以沉积发育模式为指导,平剖结合,再现了研究区克上组沉积相形态特征及展布规律;在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研究区扇三角洲相储层砂体主要发育多层式、叠加式、多边式、对接式、孤立式5种砂体叠置模式,分析了可容纳空间变化对单砂体叠置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藏描述就是对油藏的各种参数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也就是要建立反映油藏构造、沉积、成岩、流体等特征的三维油藏地质模型.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我国油藏研究由定性和半定量走向定量化,由传统的油藏地质研究转入多学科一体化综合的系统研究.但是,如何针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我国陆相高度非均质复杂油藏进行描述,仍然是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者的一种挑战.在近十年的油藏描述实践中,通过对胜利、大港、辽河、中原、华北等油田的油藏进行描述,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陆相油藏特色的油藏描述技术路线,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将其用于指导油藏描述研究.实践表明,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油田勘探与开发的早期可预测油气的富集区、高产区,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在油田的开发阶段,则对油田开发先导实验区的选择,开发方案的制定、调整、油田的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并能从根本上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47.
应用地震属性分析预测气藏储集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砂岩岩性气藏非均质性强、开发早期井少、井距大、储集层预测难的特点,通过地震多种属性分析,并充分结合井资料,在建立储集层参数与地震属性参数的相关关系后,利用井资料对得到的属性反演数据进行校正,能够提高无井区储集层特征描述的可靠性。地质统计分析认为,利用构建的煤层校正系数可以较为准确地恢复砂岩对均方根振幅属性的敏感性。根据校正后的均方根振幅属性特征与砂岩厚度的拟合关系,能够直接对储集层进行平面分布预测和描述,并对研究区划分沉积相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8.
王志章 《铀矿冶》2001,20(4):251-259
目前通用的氨碱厂废液(渣)的处理方法一直存在着管道输送量大、电耗高、渣场堆积困难、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而采用先将废液浓缩,然后用泵和管理将较浓的浆体送往渣场堆存的新方法,可使输送管径减少,电耗下降,还大大改善了堆场工作条件,增加了堆场贮存量,由于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对纯碱行业来说,这种处置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王志章  董俊恺 《铀矿冶》1999,18(1):14-22
某铀水冶厂尾矿库,在用常规处置法运行20年后,尾矿堆积标高已达原设计标高。为了尽可能避免新建尾矿库以节省投资,提出了继续使用原尾矿库的建议。对采用常规处置法和浓密处置法延长使用原尾矿库的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后者比前者可延长服务年限12.5年。为了给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依据,对浓密处置法全过程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尾矿浆的浓密、固体质量分数高的尾矿浆的管道输送及其排放堆积)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扩大试验研究,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为在我国铀水冶厂尽快推广应用铀尾矿浓密处置法这一新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0.
通过比较两种改进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一即基于储层骨架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和基于随机游走过程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明确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体现在都是利用基于目标方法生成河道主流线,进而利用河道主流线数据约束多点数据事件进行模拟。两种方法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主流线的生成方式及适用范围上。其中,基于储层骨架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采用搜索窗的思想生成河道主流线,对井网密度较小的井区具有相对优势;而基于随机游走过程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采用随机游走过程生成河道主流线,适合于井网密度较大的井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的改进应从综合地质认识和算法本身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