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34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Fe2+的方法制备富铁酵母。测定富铁酵母生物量及铁的含量。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摇床转数200r/min,培养基Fe2+添加浓度为100mg/L,装液量6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0%(v/v),pH值为6.0,培养时间72h。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富铁酵母生物量可达到4.112g/L±0.17g/L,铁含量可达7.505mg/g±0.33mg/g。其中有机铁含量为81.4%。对空白酵母和富铁酵母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比较了酵母富集Fe2+前后吸收峰的变化,并对空白酵母和富铁酵母中的17种氨基酸的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2.
采用耐高温、耐酸碱的β-甘露糖酶对改性淀粉进行可控降解,在(90±0.5)℃用旋转粘度计测量粘度,用DNS法测酶活。由此,得到β-甘露糖酶降解改性淀粉的最佳降解条件为:缓冲液的pH为9.0,β-甘露糖酶的用量为5%(v/v),改性淀粉的用量为2.5%(w/v),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改性淀粉的粘度变化是2.5Pa.s,酶活为1262mg/mL.min。  相似文献   
73.
浓盐法和稀碱法提取啤酒废酵母核糖核酸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实验对浓盐法和稀碱法提取啤酒废酵母核糖核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浓盐法的适宜提取条件为:NaCl质量分数15%、提取时间5 h、提取温度90℃、酵母质量分数8%,此条件下核糖核酸的提取率为6.82%、纯度为85.45%;稀碱法的适宜提取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0.6%、提取时间50 min、酵母质量分数10%、沉淀温度4℃,此条件下核糖核酸的提取率为12.14%、纯度为53.71%.浓盐法虽然提取率低于稀碱法,但产品纯度高,而稀碱法的提取时间短,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4.
选取抚顺石油二厂的污水处理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 ,以氯苯为降解的底物 ,经过驯化和筛选 ,成功地分离出了 4株对氯苯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FY0 1、FY0 2、FY0 3、FY0 4。经过对这 4种微生物的鉴定 ,初步鉴定菌株FY0 1和FY0 4属于假单胞杆菌属 (Pseudomonas) ,而FY0 2与FY0 3属于芽孢杆菌属 (Bacillus)。经 48h的培养 ,发现在这 4株菌株中FY0 4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 ,达到了 5 2 .4% ,其次是FY0 1达到 47.2 % ,而FY0 2、FY0 3的降解率分别为 44 .8%和 42 .6 %。而 4株菌株的混合菌株对氯苯的降解率达到了 6 7.8%。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要优于单一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实验所得的菌株为降解氯苯等难降解有机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75.
氯苯降解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抚顺石油二厂的污水处理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以氯苯为降解的底物,经过驯化和筛选,成功地分离出了4株对氯苯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FY01、FY02、FY03、FY04。经过对这4种微生物的鉴定,初步鉴定菌株FY01和FY04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而FY02与FY03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经48h的培养,发现在这4株菌株中FY04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达到了52.4%,其次是FY01达到47.2%,而FY02、FY03的降解率分别为44.8%和42.6%。而4株菌株的混合菌株结氯苯的降解率达到了67.8%。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要优于单一菌株对氯苯的降解能力。实验所得的菌株为降解氯苯等难降解有机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76.
将聚(3羟基丁酸共聚4羟基丁酸酯)[P(3,4HB)]与聚(3羟基丁酸共聚3羟基戊酸酯)(PHBV)通过溶剂共混的方式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改性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进行了表征,最后利用Pseudomonas mendocina DS04-T菌株对共混材料的降解性能进行了考查,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薄片降解后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P(3,4HB)与PHBV的混合比例为80/20时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当PHBV组分的含量小于60 %时,共混物均形成了稳定的晶体结构,且两组分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较好的相容性;Pseudomonas mendocina DS04-T对共混材料的完全降解时间大大低于单独降解P(3,4HB)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77.
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浸提法提取花生红衣中的原花青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原花青素的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得到的花生红衣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g/mL)为1∶50、超声功率153W、超声时间8min、水浴温度60℃、水浴时间50min、提取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得率为153.63mg/g,与模型预期值154.33mg/g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78.
利用脂肪酶对聚ε己内酯(PCL)薄膜进行降解研究,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以及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降解后的PCL薄膜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PCL薄膜(3 cm×1 cm×0.05 cm)在45 ℃和30 U/mL脂肪酶的作用下,经20 h后失重率可达86.9 %;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PCL薄膜表面发生降解并形成孔洞,且孔洞随降解时间呈现增大趋势;PCL相对结晶度随降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随降解时间的延长,PCL薄膜的热稳性呈下降趋势;PCL在酶促降解前后化学组成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9.
通过土壤筛选和诱变,获得了一株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降解作用的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DS0503-a,探讨了该菌株及其产生的PBS降解酶的作用机制,同时进行了菌株混合培养降解PBS的实验,从菌株互生和酶协同作用的角度探索了混菌降解PBS的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PBS粉末和薄膜都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产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5.5和28℃;分泌的解聚酶以外切形式从羧基端对PBS链进行剪切,特定菌株的混合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微生物对PBS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80.
从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降解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能力的菌株。经菌体形态特征、菌落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考察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确定菌株属于食酸菌属。菌株经24 h培养,发酵液PHBV降解酶活力可达13.3 U/ml,实验条件下菌株可使PHBV薄膜在32 h内完全降解质,谱检验显示降解产物中仅见β-羟基丁酸单体未,见其他寡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