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72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6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本文对真空系统抽气时间作了理论计算,并依此重新制定了谐振筒式压力传感器的焊接工艺要求,从而使焊接后,简体的合格率大幅度提高,证实了在大批量生产情况下的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设计了四边形、六边形和菱形十二面体微观定向骨架结构的Cu-W复合材料,研究其静熔焊性能并与无序骨架结构的Cu-W复合材料对比。根据流体力学理论,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时刻几种微观结构复合材料的温度和传导热通量并计算了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具有微观定向骨架结构的Cu-W复合材料其接触电阻更低和更稳定,其中菱形十二面体骨架结构复合材料的接触电阻最小且更易形成导热链,更大程度地降低了区域热阻。根据马兰戈尼效应比较了不同微观结构复合材料的熔池形态,发现Cu、W两相材料规则的排列分布使其静熔焊侵蚀的范围明显减小,菱形十二面体骨架复合材料的侵蚀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决传统的一对一的数据传输模式,同时改善以太网接口电路存在电路结构复杂、连线较多、容易出错的缺陷,在介绍全球目前最小封装的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的特性、内部结构、引脚功能和主要寄存器设置的基础上,以ENC28J60为核心,结合单片机设计一种精简的以太网接口电路,并将此设计应用于智能抄表系统。由于ENC28J60采用SPI串行接口方式,不仅简化设计,而且具有很好的数据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45.
1986年北京工人体育场经第一次改造后,经过长期使用以及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部分斜梁在梁、柱节点附近存在裂缝,因此采用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对其再次改造,以增加斜梁的抗裂能力和强度。对北京工人体育场看台斜梁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的结构体系,确定施加预应力大小的计算原则,转向块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进行介绍,表明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6.
索网幕墙预应力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索网幕墙是新兴的一种结构形式,预应力施工是索网幕墙工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对几个典型的索网幕墙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形式索网幕墙的预应力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7.
胡锦涛要求公安机关提高四大能力第一,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第二,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第三,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8.
对于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实际上是几何体系由机构(准机构)变为可承担设计荷载的结构体系过程。该类结构体系的安全控制有别于常规结构体系,它需要对结构的设计状态即最终使用状态进行控制,同时应研究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力学性能,并对结构几何成形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控制。本文以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弦支穹顶屋盖为研究对象,应用分步一次加载法和单元生死法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弦支穹顶结构的预应力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计算,分析了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结构位移、环索内力和径向拉杆内力变化规律,确认了张拉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得出分步一次加载法时结构力学响应大于单元生死法时结构力学响应的结论;证明弦支穹顶整体结构设计采用分步一次加载法是偏安全的。  相似文献   
49.
秦杰  徐瑞龙  覃阳  徐亚柯  高恒  李振宝 《工业建筑》2007,37(1):16-19,25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国家体育馆屋盖双向张弦结构的预应力施加方法。从索力大小、钢结构应力和竖向位移及其变化幅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两种张拉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得出适合国家体育馆的预应力施工方案,所得结论对双向张弦结构预应力施工方法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0.
国家体育馆屋面采用双向张弦网格结构,其预应力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介绍了预应力施工方案及施工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如施工仿真模拟计算、张拉工装的设计。简单介绍了预应力施工监测方案和张拉过程中的同步控制措施,并结合仿真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提出了此类结构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