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61.
胡倩  阳海  李鑫  陈聘婷  陈镇  易兵 《纺织学报》2021,42(10):99-106
为探索双偶氮染料直接蓝15(DB15)在水中的降解可行性及在活性氧物种作用下可能的反应位点和迁移转化机制,利用紫外光活化过硫酸钾(UV/K2S2O8)技术研究了DB15在活性氧物种作用下的降解动力学和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双偶氮染料DB15在UV/K2S2O8体系中降解符合假一级动力学,其动力学常数速率为0.010 7 min-1, K2S2O8质量浓度、底物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其降解动力学影响显著。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DB15在UV/K2S2O8体系下降解中间产物进行初步的分离与分析,并结合DB15前线电子云密度(FEDs)的理论计算结果对其降解途径进行推导。研究发现:DB15在硫酸根自由基($SO_4^-为探索双偶氮染料直接蓝15(DB15)在水中的降解可行性及在活性氧物种作用下可能的反应位点和迁移转化机制,利用紫外光活化过硫酸钾(UV/K_2S_2O_8)技术研究了DB15在活性氧物种作用下的降解动力学和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双偶氮染料DB15在UV/K_2S_2O_8体系中降解符合假一级动力学,其动力学常数速率为0.010 7 min~(-1),K_2S_2O_8质量浓度、底物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其降解动力学影响显著。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DB15在UV/K_2S_2O_8体系下降解中间产物进行初步的分离与分析,并结合DB15前线电子云密度(FEDs)的理论计算结果对其降解途径进行推导。研究发现:DB15在硫酸根自由基(SO_4~-·)、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氧物种作用下N_(11)、N_(24)、N_(41)、N_(42)和C_(28)等活性位点易被自由基直接攻击或者发生电子转移反应,从而引起DB15分子中NN和C—N键断裂,然后中间产物再进一步羟基化是其主要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62.
采用硬脂酸、壬酸、二乙烯三胺和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四种咪唑啉母体,以丙烯酸甲酯为烷基化试剂、氯乙酸钠为季胺化试剂分别合成新型的咪唑啉缓蚀剂。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分析表征,考察咪唑啉缓蚀剂的溶解度及水溶液的稳定性,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缓蚀剂与有机胺类复配后在HCl腐蚀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水溶性良好,复配后在HCl体系中缓蚀率达到85%以上,且是以阴极型为主的复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63.
通过调控Al的阳极氧化工艺并填充润滑油,制备了3种不同微纳结构的超滑表面。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和计算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阳极氧化铝(AAO)微纳结构对超滑表面疏水性、耐蚀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纳米孔和纳米扩孔结构,纳米线结构超滑表面在模拟海水中持续浸泡240 d后的EIS阻抗模值(|Z|0.01 Hz)仍稳定在108Ω·cm2。理论分析显示,纳米线结构可储存更多的润滑油,并且致密线结构的阻拦效应及其与润滑油高的相互作用能显著减缓润滑油的流失,因而纳米线结构超滑表面表现出极为优异的耐蚀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