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选用不同含量的添加剂ADZ、ADW、ADS分别加入SBS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中,测试其在110℃、120℃、135℃下的粘度和软化点.测定粘度,是为了探索低温施工的机理,不同含量添加剂的加入使沥青的粘度降低,从而实现沥青混凝土在较低温度下的施工.测定软化点,主要是评估添加剂的加入在实现降低摊铺或碾压温度的情况下是否会影响其路用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粘度.其中,在温度较低(120℃和110℃)时,ADW和ADS对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的降粘效果较ADZ明显.基质沥青的软化点随着3种添加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添加剂含量较低时,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5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场的钢筋混凝土柱与钢楼梯,将披上COLOYS牌氟碳装饰涂料.该涂料由拥有自主创新16项专利技术的特区高薪企业——深圳嘉达高科提供。  相似文献   
53.
54.
55.
在对人工砂(主要为机制砂)的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进行深刻研究的基础之上,克服和借鉴已有测试方法的不足和应用局限,通过特定的测试手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石灰岩性机制砂及其石粉的基本特性进行了补充完善并给予了全新的解读,为机制砂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伸试验机等系统研究了0.2C-5Mn-1.5Al-0.5Si中锰TRIP钢经不同预处理及临界退火处理后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缩短预处理时间,不影响珠光体含量,但是能细化铁素体与马氏体晶粒;730℃临界退火5 min时,试验钢组织中皆出现了块状和薄膜状的两种残留奥氏体,而预处理时间更短的试验钢中奥氏体与铁素体晶粒更细;预处理时间短的试验钢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整体高于预处理时间更长的试验钢,并在预处理时间较短的工艺下,退火后获得最佳力学性能:断后伸长率为34%,强塑积为34.34 GPa·%,在拉伸过程中没有屈服延伸现象,具有良好的加工硬化能力。  相似文献   
57.
用淬火变形膨胀仪测定65Mn钢连续冷却相变组织及其临界冷速。结果表明,65Mn钢临界冷速为25℃/s,低于该冷速主要发生珠光体相变。65Mn钢大尺寸φ130 mm柱状试样淬火后组织性能研究发现,柱状试样半马氏体厚度为距表面7.5 mm左右。距表面距离大于10 mm时,组织为索氏体+少量马氏体+少量铁素体。距表面5~10 mm处冷速明显变小,硬度剧降,10 mm至心部硬度和冷速均匀。  相似文献   
58.
袁壮  董瑞  张来斌  段礼祥 《振动与冲击》2020,39(12):281-288
实际生产中,机械设备的工况变化会造成监测数据的分布差异,破坏分类模型的应用基础,降低诊断准确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领域自适应方法,用于跨工况情境下轴承故障诊断。该方法构建两个级联的深度网络:前者用于处理振动信号,自动挖掘故障敏感特征;后者用于将不同工况的样本特征同步映射到一个深度隐藏层(公共特征空间)中,消除工况波动引起的分布差异,生成工况不变特征,实现领域自适应。此外,该深度映射网络可通过参数优化方法自适应构建,能够实现最佳的跨域诊断性能。实验表明,与其他方法和相关研究相比,深度领域自适应在跨工况故障识别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9.
重点介绍了在500kV紧凑型线路直线塔带电作业时,进入等电位的两种方案。其一为“中间通道方案”,其特点为工具简单、操作便捷,同时为修改现行安规中有关安全距离的规定提供了实例及试验数据。其二为“塔窗外通道方案”,其特点是完全符合现行安规中对安全距离的规定,安全系数大,更适宜用在高海拔及湿润多雨的地区。文章还介绍了工具挂点的选择及对塔窗的改进建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中间通道方案”所修改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不能简单地推广应用到其他塔型的500kV线路。  相似文献   
60.
简要介绍作者们自行设计制造的多功能数字化精密管材探伤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记录并显示管长方向上缺陷的分布及缺陷信号的大小,并对小口径薄壁管的超声探伤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