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0篇
  免费   933篇
  国内免费   583篇
电工技术   115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05篇
化学工业   1875篇
金属工艺   731篇
机械仪表   992篇
建筑科学   1165篇
矿业工程   810篇
能源动力   304篇
轻工业   965篇
水利工程   539篇
石油天然气   651篇
武器工业   218篇
无线电   13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0篇
冶金工业   596篇
原子能技术   182篇
自动化技术   1894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565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773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623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71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针对某风电机组齿轮箱高速轴出现的断齿现象,对样品进行了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室温拉伸和冲击试验、基体硬度试验、渗碳硬化层深度测试、金相分析、断口形貌分析及能谱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轴样品的齿面存在载荷不均现象,淬硬层深度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规定,基体的室温冲击吸收能量处于较低水平;样品存在齿面剥落和端齿折断2类损伤现象,其失效模式为疲劳开裂,产生原因与其运行中齿面载荷不均及齿面淬硬层深度不够有关。  相似文献   
132.
过渡金属-氮共掺杂炭材料是一类高效的CO2电还原催化剂。以热解聚合物制备的氮掺杂炭材料为载体,浸渍镍源,经红外灯光照2 h,利用光化学法制备了高分散的镍-氮-碳催化剂(Ni/NC)。采用扫描电镜(SEM)、物理吸附、粉末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物相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催化剂的CO2电还原反应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5 mol/L的KHCO3电解液中,镍的负载量为2 %(质量分数)时催化性能最好,CO分电流密度得到有效提升,塔菲尔斜率为492 mV/dec,起始过电位为286 mV;在-0.6 V(vs.RHE)下,CO的法拉第效率为78%,在-1.0 ~-0.5 V(vs.RHE)内,n(CO)/n(H2)=0.5~3.6。  相似文献   
133.
随着微纳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子芯片、微反应器和微燃料电池等微型器件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型器件的应用不仅对加工工艺和材料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需要高效的热管理来维持其性能。特别是对于高集成度和高频化的高性能微电子芯片而言,超高的热流密度不仅会严重制约芯片的性能,而且会显著影响芯片的寿命和可靠性。鉴于传统的风冷和液体单相对流换热冷却方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具有高换热系数的微通道换热技术成为解决微型器件散热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常规的微通道换热技术普遍存在着高流动阻力和非均温性的难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规模化应用。近年来,研究者开发出一系列新型的分形微通道技术用于换热过程强化。本文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分形换热微通道(包括Y、H、T、Ψ、康托、科赫等分形结构),并对各分形微通道的原理和性能进行了着重介绍,最后对分形微通道换热的现存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分别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换热过程强化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4.
某公司二棒轧钢车间是生产20-40大规格螺纹钢的生产线,设计年产量约80万吨,产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文章通过2021年提速实践,简述了单线棒材系统技术发展的趋势及提高轧制速度的意义,介绍了二棒产量提升至月产11万吨的工艺部分改造经验,分析总结了提速改造的目的内容、技术特点及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5.
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法制备低密度Nb?Ti?Al合金铸锭,利用料浆烧结法在铸锭表面涂覆Si?Cr?Ti复合硅化物涂层,使用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对合金试样和涂层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硅化物涂层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合金试样相比,涂覆涂层后的低密度铌合金室温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显著下降。为进一步研究涂覆涂层合金力学性能下降的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合金试样和涂层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涂层/基体界面成分分析及C含量(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涂层试样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涂覆涂层后合金晶粒显著长大,合金中强化元素Al的向外扩散,脆性相Nb3Al的形成以及Si?Cr?Ti涂层对合金产生的“渗沉效应”。  相似文献   
136.
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衍射仪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锰含量对衬板用低碳高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含量由2.0%增加到3,0%时,合金的退火态组织由上贝氏体+屈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淬火回火后均为单相板条马氏体组织。随锰含量的增加,硬度稍有增大,冲击韧度下降,均匀耐腐蚀性有所降低。含锰量为2%的低碳高合金钢达到了矿山用衬板的使用要求,从成本考虑,是更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7.
采用冷等静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铝电解用Co-Ni-xNiFe2O4(x=5%,10%,15%,20%,质量分数,下同)金属基惰性阳极,并对试样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阳极试样的电导率随NiFe2O4含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900℃时惰性阳极47.5Co 47.5Ni 5.0NiFe2O4和42.5Co 42.5Ni 15.0NiFe2O4的电导率分别为550 S·cm-1和300 S·cm-1.SEM照片表明试样的抗腐蚀性随着NiFe2O4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由于氧化作用和铝热反应,电解极化腐蚀速率要比静态腐蚀速率大.  相似文献   
138.
官可洪  卜晓东 《金属学报》1988,24(3):296-298
用液态快淬法制备非晶合金条带时,通过加入15—30%的B与Si等类金属含量是形成非晶状态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Si与B等类金属元素的加入,使非晶态合金的磁性受到明显的影响。本文实验研究了Si与B含量间的相对变化对(Fe_(80)Ni_(20))_(78)Si_(22-x)B_x合金的饱和磁矩、平均原子磁矩与Curie温度的影响关系。利用电子转移模型与分子场近似理论定性的解释了(Fe_(80)Ni_(20))_(78)-Si_(22-x)B_x合金的磁矩(M_s)与Curie温度(T_c)随  相似文献   
139.
工业缓蚀阻垢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缓蚀阻垢剂是根据具体水质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而开发的、兼具缓蚀和阻垢双重功效的复合药剂。文章对缓蚀阻垢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发展方向作了简单的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绿色环保复合型缓蚀阻垢剂的研制开发必将成为该领域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0.
建立了TiAl合金蒸发和沉积数学模型,采用活度系数体现溶池中不同组元的相互作用,影响组元蒸发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元素饱和蒸气压和活度系数,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TiAl合金可以采用底部连续进给单一水冷铜坩埚通过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