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36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有限元计算砌体结构温度效应时的参数取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砌体结构中由温度应力引起的温度裂缝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限元是计算温度应力的很好方法 ,但是对于计算中所需的温度参数取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参考已有温度参数取值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既考虑年温差又考虑日温差的组合温差取值方法 ,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混凝土空心小砌块试点建筑的温度应力计算。通过计算 ,证明这一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12.
500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试验及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8根HRB500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梁以及2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试验,对比分析试验梁的裂缝分布、平均裂缝宽度及短期最大裂缝宽度的变化特性。结合已有试验结果,对56根500级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开裂特性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梁的平均裂缝间距与规范GB 50010—2002公式的计算值符合得较好,而短期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则大于实测值,尤其是当钢筋应力超过300N/mm2的情况。鉴于此,在参照国外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该类梁的裂缝宽度计算提出了两种修正建议:①适当调整短期最大裂缝宽度的保证率,取90%的保证率可使计算平均值降低10%左右;②调整裂缝截面处钢筋应力的计算值,具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取准永久荷载组合进行计算,二是将钢筋应力超过某一值后取为定值,若将该应力定值取为300N/mm2,裂缝宽度比值的均值为1.063,变异系数为0.176,计算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313.
由于收缩大、含水率高,施工规范不允许使用未达到龄期的混凝土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工程中尚有未达到标准龄期的混凝土砖大量使用的现实情况,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认识这种材料的特性,并对已经上墙的材料提出修复措施.对不同龄期混凝土砖墙体的收缩变形规律进行试验研究.首先对单块砖进行了含水率、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定;然后对不同龄期砌筑的...  相似文献   
314.
混凝土中钢筋加速锈蚀试验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筋锈蚀导致其屈服强度降低、力学行为改变,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钢筋锈蚀量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失效模式。为研究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性能,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所需的锈蚀构件。通过对4种不同工况下混凝土中钢筋电化学加速锈蚀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得到了锈蚀后钢筋表面形态特征,分析了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钢筋锈蚀的适用性。试验表明:全浸泡外加电流加速锈蚀方法使钢筋纵向、径向表面形成均匀锈蚀,而自然环境锈蚀钢筋表面锈蚀相对不均匀,坑蚀更明显,两者差异显著;利用全浸泡外加电流加速锈蚀方法进行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和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等研究不合适;半浸泡和贴面外加电流加速锈蚀方法能较好模拟自然环境锈蚀;加速锈蚀试验方法的理论锈蚀质量高于试验锈蚀质量。图12表1参7  相似文献   
315.
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在锈胀开裂过程中,铁锈是否填充到锈胀开展的裂缝中,是影响锈裂模型预测结果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工气候环境下加速劣化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切片研究,采用数码显微镜观察了混凝土锈胀开裂裂缝中铁锈分布的情况,由此分析随裂缝开展铁锈发展的过程.试验研究认为,对于外裂裂缝,在裂缝开展到保护层表面之前,铁锈对裂缝的填充可忽略不计;只有在裂缝贯通到保护层表面后,铁锈才会逐渐填入钢筋附近的裂缝之中,并能在较远位置的裂缝边缘观察到铁锈的吸附.而对于内裂裂缝,钢筋锈蚀到一定程度后,也会有少量的铁锈填入裂缝中,但填充过程要缓慢得多.铁锈发展的这一特性,对混凝土结构锈裂过程的分析和合理锈裂模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16.
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与碳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设计了两组对比试验,结合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碳化与氯离子侵蚀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碳化使氯离子扩散系数略有降低,在碳化区前沿形成了氯离子局部浓度峰值,而氯离子侵蚀细化了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使混凝土抗碳化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碳化对氯离子侵蚀的影响存在着正负效应.阻碍方面,碳化产物填充了混凝土孔隙,阻止氯离...  相似文献   
317.
考虑混凝土碳化规律的钢筋锈蚀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依据电化学原理,考虑了混凝土碳化规律以及钢筋锈蚀后变化对预测钢筋锈蚀率的影响,同时把氧化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视为随时间变化的变量,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分析这一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用模型因子对预测公式进行修正。同时,理论分析表明:采用一般的混凝土碳化表达式与采用简化的混凝土碳化表达式相比,钢筋锈蚀率预测值会有显著差别;而考虑钢筋半径随锈蚀率的增加而减小以及氧气在混凝土中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318.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现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92-93)的建议公式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试验数据,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并结合概率和数理统计知识,对所提公式进行分析研究,证明了该公式具有一定保证率,可用于工程设计计算中;同时,还推荐了美国学者A.E.Naaman等提出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公式,该公式计算虽较为复杂,但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19.
为探究锈蚀混凝土梁在持荷损伤后的疲劳寿命规律,文中通过引入锈蚀作用修正系数,建立损伤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基本理论,考虑钢筋等效初始缺陷尺寸,建立基于EIFS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根据S-N曲线方程分析损伤混凝土梁剩余疲劳寿命随着钢筋临界锈蚀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钢筋锈蚀率超过7.5%时,损伤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不足50%。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与结果可为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