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采用共聚和复合乳化技术,合成了 VAC/BA自交联型高速卷烟搭口胶粘剂。小试、中试生产表明,产品具有干燥速度快、稳定性高、耐寒性能优良、粘贴平滑等特点,适用于车速在5000-9000支/分钟范围的高速卷烟搭口粘接使用。  相似文献   
12.
光——生物以降解膜的试制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淀粉、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采用流涎法制备光--生物双降解薄考究膜。考察了淀粉含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光-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薄膜具有双降解性,干燥民政部下强度符合要求,适合于干性物体包装。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材料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具有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工程实践性较强等特征。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对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及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综合型材料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能电子束辐照的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的表面接枝丙烯酸锂,研究不同的辐照剂量对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接枝丙烯酸锂的接枝率的影响,并对辐照接枝后的聚丙烯微孔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高能电子束辐照,聚丙烯微孔膜的表面能够成功地接枝上丙烯酸锂;表面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经辐照接枝丙烯酸锂后,聚丙烯微孔膜的表面水接触角减小,表面极性增加,表面亲水性得到提高;SEM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后聚丙烯微孔膜的孔径减小;DSC测试结果表明:辐照后聚丙烯微孔膜的结晶峰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结晶能力得到提高,结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天冬氨酸酯(PAEs)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备了氨基封端的聚天冬氨酸酯型聚脲(PUA),将其与三乙烯四胺(TETA)共混并对环氧树脂(EP)进行增韧改性。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合成的PUA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万能电子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PUA增韧改性EP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断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UA,且当PUA添加量为55份时,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5.8 MPa,同时,其断裂伸长率为22.6%,剪切强度为17.1 MPa,冲击强度为29.1 kJ/m~2,较纯EP分别提高了约4倍、2.6倍、3.3倍。当PUA添加量为60份时,PUA/EP呈现出明显的相分离"海-岛"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PEG(聚乙二醇)和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NCO封端的PU(聚氨酯)预聚体,再与EP(环氧树脂)反应生成PU接枝EP,作为A组分;然后以胺类固化剂为B组分,制备出无溶剂型双组分EP/PU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n(IPDI)∶n(PEG)=3∶2、体系中w(PU预聚体)=20%(相对于EP质量而言)时,EP/PU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50.13 MPa,断裂伸长率为12.15%,剪切强度为9.71 MPa,冲击强度为30.09 kJ/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发泡剂用量、发泡助剂用量、固化剂用量对缩合型泡沫硅橡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表观密度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到发泡硅橡胶的最优配方为基胶100份、发泡剂3份、发泡助剂2份、固化剂2.5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机械拉力机、导热系数测定仪对几个配方样品进行结构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最优配方的样品其力学性能适中,内部微小气室分布致密均匀,具备较为理想的隔热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18.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高吸水性树脂的作用机理、种类、制备方法以及近年来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