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03篇
无线电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酸化处理是油气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而其中稠化剂是酸液中重要的酸液添加剂。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和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单体为原料,利用反相乳液聚合,合成了酸液稠化剂SC-1。实验结果表明:SC-1分子量高,增黏能力强,易溶于水和酸溶液,受剪切影响较小;SC-1的缓速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剪切稳定性、抗盐能力和化学相容性;SC-1在酸液中具有较好的增黏性能,用它配制的稠化酸增稠效果好,在低于75℃的井下SC-1用量为2.5%即可达到要求,在高温下用量适当加大。  相似文献   
72.
文章论述了油气开采过程中的CO_2腐蚀防护技术。CO_2腐蚀的防护技术主要包括:抗CO_2腐蚀材料、材料表面处理、阴极保护和注缓蚀剂等技术。针对目前CO_2腐蚀在防护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CO_2腐蚀的机理研究,深入探讨影响CO_2腐蚀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以及改进室内模拟装置来优化CO_2腐蚀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3.
新型防漏堵漏剂TFD与油气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低渗透地层孔隙、裂缝特点和目前各油田常用随钻防漏堵漏材料优缺点,针对低渗透地层纳米-微米级细微裂缝的封堵,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随钻防漏堵漏剂TFD.TFD是由多种天然优质果壳经一系列预处理工艺、超微粉碎和包裹特性高分子量聚合物等工艺并造粒、干燥后制得,颗粒粒径在0.1~200 μm范围内可调;具有强度高、延时膨胀性、可变形性、与水基和油基钻井液配伍性好等特点;封堵强度高,能提高地层漏失压力和承压能力,正向突破压力大于12 MPa,反向突破压力大于8 MPa,可起到稳定井壁、降低地层坍塌压力的作用,因此能够扩大安全密度窗口,较好地保护油气层.  相似文献   
74.
塑性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颗粒级配技术、紧密堆积原理和纤维增韧技术原理,通过对减轻剂的粒度分析,优选漂珠、G级水泥、玻璃微珠、微细水泥以及微硅构成5级颗粒填充体系.设计出了一种密度为1.15~1.20 g/cm3的塑性低密度水泥浆.该水泥浆流动性能良好、稠度值适中、失水量小于50 mL、不沉降、无游离液、水泥石上下密度差小于0.05 g/cm3、24 h抗压强度大干9.5 MPa、48 h抗压强度大于12.5 MPa、稠化时间在240~360 min内可调、基本成直角稠化、抗冲击韧性较常规低密度水泥石提高15%左右,抗折强度提高了10%左右,弹性模量则下降了约20%.解决了长期困扰低密度水泥浆存在的浆体稳定性差、候凝时间长、早期强度低、水泥石易破碎等问题,对低压易漏地层长段封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以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为出发菌株,对其在黄豆浆为母液培养基的发酵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对纳豆杆菌产酶的影响。在优化发酵条件基础上,接入2%(体积比)的菌种悬液,在通气量200rpm,发酵72h后用纤维平板测酶活力,其酶活力相当于798.2尿激酶IU/ml。  相似文献   
76.
固井水泥自修复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长效封固技术.自修复剂CW-1对初次形成的微裂缝有较好的修复作用,但长效性较弱.使用CW-1作为芯材,PVA和明胶作为壁材,复合桥联剂TC-WT,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一种缓释油井水泥自修复剂XY-1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结果显示,缓释自修复剂XY-1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二次修复能力,配伍性良好.微观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77.
针对胶乳水泥在水平井中稳定性较差、胶乳水泥微观理论不够充分,为多层面研究胶乳水泥的微观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差重分析、红外光谱、能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对常规水泥和最具代表性的3种胶乳水泥即1号、2号、3号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微观结构和组分。结果表明:胶乳的加入能明显降低水泥中Ca(OH)2的含量,促进钙矾石的生长。3种胶乳水泥所含元素以及各元素含量无较大差别,组分相差不大。1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分布均匀且结构完整,针状或纤维状物质较多,纹路清晰,定向排列整齐,水化物结晶较为密实,毛细管空隙较少; 3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分布分散,均以小块膜结构为主,含针状或纤维状物质较多,有少许絮状物质存在; 2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少,气泡较多,水泥石中有较多未水化的大颗粒,且絮状物质较多,针状物质较少。各分析手段相符佐证,分析结果与宏观上的性能表现是一致。  相似文献   
78.
热采井、稠油井固井水泥浆一般使用加砂水泥浆,且一般是在110-250℃下研究其水泥石抗压强度。室内研究结果表明,110和250℃为原浆水泥石强度衰退的2个临界温度点,温度越高,强度衰退幅度越大,且衰退速度越快,超过300C后,养护3d的水泥石强度低至3MPa。通过在280-320℃下研究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对水泥浆外加剂和外加材料特别是硅砂粒径和掺量进行了优选,开发出了满足稠油井固井施Z-综合性能的水泥浆,该水泥浆选用取D80为0.090mm的硅砂,其适宜加量为47%,选用(6%~8%)微硅和(O.7%~O.8%)珍珠岩作悬浮稳定剂,选用了降失水剂LT-2、分散剂SXY和早强剂CK21,其在350℃、21MPa下养护72h的水泥石强度不低于14MPa,且无渗透现象。表明该水泥浆在320℃高温蒸汽冲击力下能保持高强度,对开发蒸汽吞吐稠油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针对常规酸化胶凝剂用量大、耐温性能差、缓速能力有限的缺点,分别以一定量的N,N-二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原料,在45℃、油水比为2:3、复合乳化剂总浓度为5%、单体总浓度为40%、油溶性引发剂总浓度为单体总浓度的0.15%和氮气保护的条件下,采用反相乳液及油溶性引发剂氧化还原体系聚合的实验方法,合成出了耐高温酸化用胶凝剂CAT-3,并对其纯化试样进行了红外光谱图表征.室内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胶凝剂CAT-3具有快速的酸溶能力和良好的酸溶效果,用量少且增黏能力强,剪切稀释性能好,抗盐能力强,适用于130℃左右的酸化施工地层;具有理想的酸岩反应缓速性能,120 min后残酸的浓度保留率仍保持在40%以上,有利于增大酸液溶蚀裂缝的导流能力和延长酸化的有效作用距离,达到深度酸化地层的目的;另外,CAT-3与常用酸化添加剂的配伍性能好,不会对地层产生二次伤害,有利于酸化作业过程中储层的保护.  相似文献   
80.
针对多数油气田在修井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低孔、低渗及水敏性地层,通过对压井液基液和主要添加剂种类及其加量的优选,研制出了一种低伤害油基乳化压井液。该压井液基液是一定量的柴油、盐水和乳化剂在搅拌条件下形成的以柴油作外相、盐水作内相的油包水型乳化液。该压井液的密度在0.95-1.38 g/cm3范围内可调,具有流变性好、滤失量低、腐蚀性小、摩阻低且与地层流体配伍性好的特点,适合温度不超过100℃的施工地层。岩心实验结果表明:用油基乳化压井液污染后的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在90.36%以上,说明该压井液具有较强的抑制性能和良好的返排能力,对储层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可较好地满足修井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