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8篇
矿业工程   29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河南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石中主要回收元素为金,主要为自然金和金银矿且多包裹在脉石矿物中,裂隙金和粒间金分布较少。回收难度较大,对矿样进行了重选、氰化浸出及浸渣浮选试验,获得重选作业金回收率4.75%;氰化浸出作业金回收率51.00%;浸渣浮选作业金回收率为86.78%,金精矿含金40.85 g/t,金矿石的选矿总回收率为93.83%的较好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82.
崔礼生  韩跃新 《有色矿冶》2005,21(Z1):13-15
文中对难以氰化金矿石预处理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氧化焙烧、加压氧化法、常压氧化法、细菌氧化法、硝酸催化氧化法、微波焙烧法以及其它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3.
纳米氢氧化镁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以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纳米级、片状、粒度均匀的氢氧化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镁离子初始反应浓度以及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摩尔比对氢氧化镁粒度和形貌的影响,得出了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最佳条件。研究成果为纳米级氢氧化镁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某锡矿石属脉锡矿,金属矿物种类较多。经重选获得的锡重精品位较低,需进一步富集而得出合格锡精矿,试验采用反浮选闭路试验流程,以硫酸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获得锡精矿指标:锡重精锡品位为7.310%,反浮选锡精品位40.020%,反浮选作业回收率93.87%。  相似文献   
85.
路用木质纤维在SMA混合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SMA混合料中掺入木质纤维,本文研究了木质纤维在SMA混合料的作用,分析了纤维增强SMA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耐疲劳性能,探讨了木质纤维增强SMA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木质纤维增强SMA混合料是一种具有优良品质的沥青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86.
铝土矿选择性磨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论述了我国铝土矿的资源状况与特点,根据铝土矿选矿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选择性磨矿的必要性,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铝土矿选择性磨矿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7.
东鞍山铁矿石中菱铁矿对反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几年东鞍山铁矿石中碳酸盐矿物含量增加,反浮选指标随之恶化,甚至出现“精尾不分”现象。为此,在单矿物浮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SEM和EDS分析手段,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淀粉抑制但抑制作用较弱的菱铁矿在赤铁矿和石英表面的吸附罩盖,是引起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反浮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中铁矿物与石英的有效分离,关键是如何在反浮选之前预先将菱铁矿分离出去,或找到能有效活化或抑制菱铁矿的浮选药剂。  相似文献   
88.
刘杰  韩跃新  印万忠 《矿冶》2008,17(1):38-41
针对朝阳地区富钾页岩进行酸浸提钾的实验研究。在适宜的条件下对富钾页岩进行焙烧预处理,对焙烧产物进行酸浸提钾的条件实验,确定了适宜的酸浸提钾条件为:液固比为3,硫酸浓度为33.03%,浸出温度为80℃和浸出时间为1h。在此条件下,钾的浸出率可达88.08%。通过XRD分析,初步确定了在酸浸过程中的主要物相变化规律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9.
难选冶金矿石预处理现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难选冶金矿石预处理现状,对氧化焙烧、加压氧化法、常压氧化法、细菌氧化法、硝酸催化氧化法、微波焙烧法以及其它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应从投资低、生产成本低、污染少、易于分散建厂、效益好等来考虑,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0.
为深入了解高磷铁矿煤基还原过程中氟磷灰石还原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等温动力学参数,试验采用纯矿物配比的方式研究了二氧化硅含量、氧化铁含量、碳用量、还原时间和还原温度对磷灰石还原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明Ca10(PO4)6F2-SiO2-Fe2O3-C体系下氟磷灰石还原的等温动力学机理函数和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增加二氧化硅、氧化铁、碳用量、还原时间或还原温度均能够促进氟磷灰石的还原反应。在Ca10(PO4)6F2-SiO2-Fe2O3-C体系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与氟磷灰石的最佳含量比分别为1.8和2.2,最佳C/O摩尔比为2.0。在最佳反应物用量条件下,氟磷灰石深度还原的最佳动力学机理函数为A1/3:1/3(1?α)[?ln(1?α)]?2;最佳动力学方程为:k(T)=3.89033×10^7exp(?282.748×10^3/RT),其中,指前因子为3.89033×10^7 min^?1,活化能为282.748 kJ/mol。还原反应的限制环节为固态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