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37篇
  免费   6014篇
  国内免费   2983篇
电工技术   3845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4103篇
化学工业   8165篇
金属工艺   3015篇
机械仪表   3549篇
建筑科学   4094篇
矿业工程   1601篇
能源动力   1875篇
轻工业   4180篇
水利工程   1241篇
石油天然气   2409篇
武器工业   450篇
无线电   62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91篇
冶金工业   1921篇
原子能技术   600篇
自动化技术   7678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976篇
  2022年   1717篇
  2021年   2424篇
  2020年   1824篇
  2019年   1628篇
  2018年   1796篇
  2017年   1822篇
  2016年   1776篇
  2015年   2350篇
  2014年   2796篇
  2013年   3291篇
  2012年   3694篇
  2011年   3839篇
  2010年   3382篇
  2009年   3139篇
  2008年   3115篇
  2007年   2936篇
  2006年   2735篇
  2005年   2296篇
  2004年   1772篇
  2003年   1850篇
  2002年   2173篇
  2001年   1988篇
  2000年   1250篇
  1999年   1011篇
  1998年   587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515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43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lthough Mg alloy possesse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low density,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poor corrosion resistance hinders its further applic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innovative protective layer against corrosion was prepared on the AZ31 Mg alloy via alkali pretreatment followed by vanillic acid treatment. The alkali pretreatment supplied –OH for the AZ31 Mg alloy surface to react with vanillic acid. The vanillic acid treatment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due to the excellent ability to act as a barrier and retard aqueous solution penetration, which effectively isolated the underlying Mg alloy from the corrosive environment.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of alkali and vanillic acid-treated Mg alloy (AZ31V) almost showed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values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AZ31 Mg alloy, and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of AZ31V Mg alloy increased from −1.41 to −1.25 V. The immersion tests proved that there was no occurrence of severe corrosion. Hence, the alkali pretreatment and vanillic acid treatment may represent a promis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g alloy.  相似文献   
52.
53.
岳冬青  吉晶晶  宁提 《激光与红外》2019,49(9):1130-1134
介绍了基于SMIC 0.18 μm 3.3 V工艺设计研究的第一款小像元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间距10 μm,规模1024×1024。文章详细介绍了像素输入级以及列级、输出级运放的设计,为提高线性摆伏,设计选用了低阈值NMOS管nmvt 33,仿真分析证明低阈值管nmvt 33的噪声性能优于普通管n 33;版图设计对关键信号线和敏感点采取隔离处理措施,对像元间串扰进行了仿真分析,有效控制了信号串扰。电路经测试使用各项功能正常,最大电荷处理能力达到4.3 Me-,动态范围≥65 dB,读出速率达到10 MHz,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4.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well-instrumented large-scale field tests of PVD-improved soft soil with vacuum and surcharge preloading, respectively. The two large-scale field tests were conducted adjacent to each other with the same preloa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subsoil (i.e., the ground settlement, the layered settlement,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subsoil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under vacuum preloading and equivalent surcharge preloading. Some design methods were verified based on the field data. Cone Penetration Tests (CPT) and Vane Shear Tests (VST)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improvement effects on subsoil after preload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compared with surcharge preloading, vacuum preloading mitigated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the ground. The vacuum pressure transmitted into the soil with a minor loss through the PVD length.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improvement effects by vacuum preloading and surcharge preloading were similar in terms of influence depth and soil strength based on the in-situ tests.  相似文献   
55.
针对火山岩储层的特殊性(复杂性、离散性和随机性),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火山岩测井解释中岩性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技术关键是样本集和初始权重的建立,以及模型的优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会图和多元统计法的学习样本生成方法,即根据取心岩样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用交会图技术建立样本集,采用聚类分析和距离判别法确定初始权重。将研究方法应用在松辽盆地杏山地区火山岩岩性识别问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岩性解释符合率高于90%。文中通过四种岩性识别处理模式的对比研究,表明赋权重处理模式为最优处理模型。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过程中,需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经验和测井曲线信息建立典型可靠的样本文件,同时考虑神经网络方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优选模型和计算参数才能使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6.
在油气井的试油测试资料中,压力恢复曲线有时会出现下滑现象,常被认为是施工失误所致。本文以实际资料为例,分析了“下滑恢复”的压力响应特征和影响因素,认为只在低渗透地层有可能产生“下滑恢复”现象,并提出了避免“下滑恢复”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57.
中国大陆PCB产业自动化的现况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中国大陆PCB发展的现况分析实行设备自动化连线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设备自动化连线是中国大陆PCB必须面临的改革出路。  相似文献   
58.
结合工程特点及工艺流程,阐述了300 kt/a聚丙烯装置的布置原则,管道、管架设计要点和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根据石化企业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原料供应量、装置加工能力、物料平衡和价格等情况.建芷反映企业生产情况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分别阐述了模型的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的自动生成的方法,并给出了模型文件的存储结构。  相似文献   
60.
在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油气井完井产能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气田东部浅层气藏常用的几种完井方式,建立了该地区完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了其数学模型的准确可行性,并为出砂井和非出砂井的完井方式提供了选择依据:对于出砂井,砾石裸眼充填完井方式是最理想的完井方式;对于非出砂井,实际裸眼完井的产能最大。得出的结论对该地区直井完井方式的选择,完井参数优化设计以及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