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22篇
能源动力   1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某均热炉厂房结构在工作中出现明显振动,对其开展结构实际振动测试和现场检查,发现吊车梁上翼缘与柱和制动结构的连接螺栓大部分松动、脱落,导致天车水平荷载无法有效传递。经对吊车梁承载力验算表明,吊车梁与制动结构的连接松动后,吊车梁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2.
吸力锚土塞在粉质粘土中形成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在室内粉质粘土土槽中进行吸力锚土塞形成试验 ,给出了部分试验结果。通过模拟海上吸力锚沉放过程 ,研究土塞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模型沉放过程中压力差、沉放速度等因素对土塞形成产生的影响。并对一些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3.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的受力、破坏全过程。在分析中,利用单元生死技术实现结构的二次受力,并对碳纤维梁底加固和梁侧加固的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梁侧加固形式的强度、刚度相比梁底加固形式下降很小,并且,梁侧加固比梁底加固具有更好的变形性能。最后,将ANSYS分析结果与按《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计算得到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理论解进行了比较,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ANSYS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4.
针对有分舱宽浅式复合筒型基础和无分舱宽浅式复合筒型基础,对2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基础首先在干砂和饱和砂中进行单向水平加载试验,然后对其进行双向循环加载试验,研究2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基础的动态承载能力和刚度退化现象。结果表明,分舱板的作用增强了宽浅式复合筒型基础的动态承载能力,提高了复合筒型基础的耗能能力,可延缓筒型基础的刚度退化。  相似文献   
25.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砂土中海上风力发电新型宽浅式复合筒型基础的承载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水平与弯矩作用下,复合筒型基础产生转动位移,旋转中心随荷载的增大从模型中轴线附近沿加载方向移动至分舱板底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将筒内土体和筒型基础当作一个受力整体计算。在二维荷载平面中水平和弯矩荷载呈线性关系,先施加一定的竖向荷载对砂土中复合筒型基础抵抗水平力和弯矩有利,水平与弯矩的极限承载能力均能得到较大提高。结合二维破坏包络线进行大量计算后得出三维包络面,进一步明确复合筒型基础在三维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与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26.
对使用"直接增层法"进行加层改造的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拟静力试验,在植筋过程中使用水泥基无机锚固材料。同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整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无机锚固材料进行植筋加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与整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相近的承载能力,其延性要略低于整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但依然可以基本满足工程的抗震要求,在框架达到极限位移时,植筋加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在植筋节点区域上出现较为密集的交叉斜裂缝,需采用一定的加固方法对其进行补强处理,使其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27.
为了比较筒型桩靴和传统典型桩靴装配平台的不同受力性能,详细分析不同桩靴型武对于桩腿刚性度和平台整体承载能力的影响.通过Swipe和固定位移比的加载方法,绘制了复合加载模式下筒型桩靴和传统桩靴基础的垂向荷载-水平荷载、垂向荷载-弯矩荷载、垂向荷载-水平荷截-弯矩荷载受力空间的破坏包络面和循环荷载条件下2种桩靴基础的垂向静...  相似文献   
28.
通过模型试验观察筒形基础沉降就位后,筒内水膜形成的机理,提出了向筒内灌浆解决水膜的方案。试验通过配土、设计模型筒基、负压沉贯和筒内灌浆等操作过程,并运用正交方法进行泥浆配比,从土体破坏的角度,对筒基空载与加载不同情况下水膜高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9.
30.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砂土中风电安装船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初步确定桩靴在砂土中贯入的影响范围大致在2.5倍桩靴直径。基于有限元CEL方法进一步研究桩靴和筒型基础的净距与桩靴直径之比(S/D)对筒型基础在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筒型基础的倾斜率、最大竖向位移以及筒壁应力随着S/D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插桩过程中,靠近桩靴一侧的筒裙和分舱板应力远大于远离桩靴一侧的筒型基础应力,且筒顶的土压力远小于筒底土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