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8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具有脱靶量计算功能的智能跟踪相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南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通信双方对对方目标的捕获、对准、跟踪(APT)是通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光斑检测跟踪系统的特点和要求,研制了智能型跟踪CCD相机.本文介绍了该智能相机的硬件结构及软件捕获算法.该相机不但具备普通相机的成像功能,还能够实时计算光斑质心并输出脱靶量,从而实现对信标激光的捕获.粗跟踪模式下,实现70 Hz检测带宽;精跟踪模式下实现2 kHz检测带宽.该相机光积分时间、内部增益倍数、图像亮度偏置多项参数可由RS232串口命令设置,脱靶量由RS485串口方式输出.  相似文献   
42.
根据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的制导原理,分析了半实物仿真性能测试中影响仿真置信度的重要参量,设计了基于透射式结构的激光目标模拟仿真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光斑大小变化范围0.1~20 mm,抖动范围±9 mm,能量变化范围大于50 dB的模拟,并结合研制需求搭建了演示实验装置。结果表明:透射式结构的采用,有效增大了激光目标的模拟范围,同时有利于激光目标特性的模拟。  相似文献   
43.
定点激光通信系统天线捕获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算法原理进行了论证.在距离为12.5km两个点上使用双天线GPS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结合坐标转换矩阵,解算通信双方互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控制伺服转台完成了视轴天线捕获实验.借助于电子经纬仪系统完成了对捕获不确定区域大小的论证,确定地面定点激光通信系统捕获不确定区域大小为25mard.  相似文献   
44.
具有自动增益调整功能的光斑实时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间激光通信中精跟踪光斑检测的特点与要求,本文提出使用自动增益调整的方法来克服光强饱和效应.该方法根据空间激光光斑变化原理与特点,采用DSP器件作为核心处理器,完成光斑中位置计算、平滑滤波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不但能够实时输出光斑脱靶量,而且还能够根据不同的输入光功率,自动调整系统增益,从而克服由于光强饱和而造成的光斑检测失效:通过实际测量四象限探测器的转移特性曲线,表明本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光斑检测,角度分辨率为10.1 pμrad,经数字滤波后器件细分能力提高1倍.同时该系统可以通过外部配置调整滤波器阶数、正交补偿角等内部参数.  相似文献   
45.
徐晶  杨华民  方明  佟首峰 《兵工学报》2008,29(6):662-666
目前激光经纬仪只能测量静态目标,无法实现对动态目标的测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其广泛的应用价值,针对这一情况,首次提出了利用CCD激光经纬仪配合图像处理软件的方法,实现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激光经纬仪,并将其直接用到舰载雷达的标校过程中。文章中首先提出了自动跟踪目标的CCD激光经纬仪结构构成及应用价值,然后针对每一个技术环节分别详细阐述了目标的采集过程、目标的识别跟踪过程、数据的后处理过程,最后给出一组实验数据,分析了系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6.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APT粗跟踪伺服带宽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复合轴APT控制子系统是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其中粗跟踪伺服单元主要完成高概率,快速捕获和高稳定、高精度跟踪.通过对影响粗跟踪精度的动态滞后误差、平台振动误差和CCD光斑检测误差进行理论分析与MATLAB仿真,并根据复合轴APT结构特性对粗跟踪伺服带宽进行优化选择,使其既能满足粗跟踪精度要求,又能使APT复合轴控制总精度达到最优,最后结合课题建立星际激光通信系统复合轴APT实验系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仿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7.
48.
在光纤激光通信系统中,为了克服准误差、随机角抖动误差、大气湍流像差对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单模光纤章动跟踪耦合系统。首先基于模场匹配原理,分析了径向偏差和光斑大小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激光章动跟踪系统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激光器、准直镜、快速反射镜、耦合透镜以及光电探测器,并以光电探测器的能量反馈完成了激光章动跟踪算法设计。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实验测试得到,在激光章动跟踪时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为53.5%,并测试了径向偏差以及光斑大小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曲线。耦合效率满足系统要求,并且实验测试曲线与理论分析的仿真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9.
本文主要研究RS时域编码器。首先分析了有限域下的RS码编码理论,并侧重于实现常系数并行乘法器。文中使用Verilog HDL语言的RS(255,239)编码器的设计方法,并搭建了验证平台,使用QuartusII验证功能和时序的正确性。最后,使用Modelsim仿真出结果,与Matlab仿真计算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编码器性能良好,与现有的设计相比,速度快和占用的硬件资源少。  相似文献   
50.
深空激光通信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光通信因其体积小、质量轻、数据率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尤其是近地卫星光通信系统的在轨实验的成功,使人们建立起用激光进行深空通信的信心,本文以国外两个典型的深空激光通信系统为依据,深入分析了深空激光通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制约深空激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未来深空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为我国开展深空激光通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