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1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2006年7月15日,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热处理学术年会(简称华东热处理年会)将在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黄山拉开序幕,会期3天。此次会议恰逢华东热处理年会召开30周年,为此主办单位将在会议期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另外,还将邀请有关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行业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3.
在钕铁硼(NdFeB)表面电沉积铝可提高其耐蚀性,而铝的电沉积只能在无水体系中进行。在摩尔比为2:1的A1C13-EMIC(氯化1.甲基一3-乙基咪唑)离子液体中对NdFeB表面电沉积铝,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刻划剥离及热震试验对铝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及其与基体的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镀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以2.5A/dm^2电流密度对NdFeB阳极活化20min后,其表面氧化膜被有效去除,电沉积后得到致密、结合优良的铝层;NdFeB在离子液体中镀铝后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2个数量级,阻抗值增加2个数量级,中性盐雾腐蚀200h后镀层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54.
通过先在水溶液中电镀Cr之后再在摩尔比为2∶1的AlCl3-EMIC(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离子液体电镀Al的方法,在1Cr17钢表面制备出Cr/Al复合镀层。研究了在740℃条件下不同时间热处理对涂层组织和结构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二次电子和特征X射线能谱及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表明:Cr/Al复合镀层通过740℃热处理可以得到Al-Cr涂层,随着时间的延长,外表面合金层成分依次按Al4Cr→Al11Cr4→Al9Cr4→Al8Cr5变化,最后形成单相的Al8Cr5,且涂层与基体之间不发生明显的互扩散;在5~20 min内Al9Cr4成分层的厚度及反应掉的Cr镀层厚度与时间平方根符合线性关系;氮气气氛中热处理可以减少涂层表面的空洞。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Al8Cr5的脆性小,且硬度高于其他3种合金层。  相似文献   
55.
P11O钢表面韧性FeAl渗层的低温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摩尔比为2∶1的AlCl3-EMIC(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室温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铝镀层加低温热处理的方法,在P110钢表面进行低温渗铝.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X射线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渗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为保证P110钢基体的硬度,热处理温度应低于620℃,而渗铝速度在高于590℃时较快.6 μm铝镀层试样经620℃×24 h热处理,可以得到8μm由韧性FeAl相组成的渗层.  相似文献   
56.
12~28mA/cm2范围内,采用AlCl3-EMIC(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熔盐电沉积法在18~40℃获得铝镀层,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其织构与形貌。结果表明,铝镀层呈(200)晶面择优取向,其相对衍射峰强度随电流密度和沉积温度升高而减弱,随镀层厚度增加而增强。厚度为8μm时镀层择优取向最明显,其表面颗粒呈棱锥状均匀紧密排列。电流密度为12mA/cm2时,随温度升高镀层由(200)晶面择优取向转变为(200)和(222)晶面择优取向,其表面颗粒随之由较均匀的棱锥状转变为不规则的核桃仁状。讨论镀层织构形成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7.
影响空心玻璃微珠化学镀镍均匀性的因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凌国平 《表面技术》2004,33(4):19-21
对外形规整的玻璃微珠进行化学镀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影响粉末化学镀镍层形貌和均匀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适量的稳定剂和较低的镀覆温度有利于形成致密的镀层,并能减少粉末中游离金属的量;pH值过低使镀层的致密度下降,过高导致镀液不稳定,产生游离金属.气体搅拌和机械搅拌可明显改善镀层均匀性,气体搅拌的效果优于机械搅拌.  相似文献   
58.
低密度磁性粉末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凌国平  张超  岳远见 《功能材料》2004,35(5):545-547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密度为0.6g/cm3的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覆具有磁性的金属Co层,制备低密度的磁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镀覆工艺参数,可以得到密度在0.62~1.88g/cm3的表面包覆Co的空心玻璃微珠。单位体积镀液中空心微珠的量(装载量)增加,粉末的密度下降,粉末表面Co包覆的均匀程度增加。当装载量为3g/L、化学镀温度为80℃时,包Co微珠密度为0.98g/cm3。所得粉体的矫顽力约为Hc=39789A/m,饱和磁化强度43A·m2/kg,剩磁12A·m2/kg。  相似文献   
59.
热处理对不同基体表面镀铝相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热处理对不同钢铁基体表面镀铝相结构的影响。分别以Q235低碳钢,1Cr17铁素体不锈钢和201奥氏体不锈钢为基体,在摩尔比2∶1的酸性AlCl3-EMIC(1-甲基-3-乙基咪唑氯化物)室温熔盐中电沉积均匀致密的铝镀层,然后对试样在670℃下进行热处理,并用EDS,SEM和XRD等对热处理后的试样界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试样经热处理后,镀层与基体之间均发生互扩散形成合金层。Q235表面合金层呈舌状形貌向基体生长,而1Cr17和201表面的合金层平直。Q235上内外合金层为FeAl和Fe2Al5,并以Fe2Al5为主;而1Cr17的内外合金层为含Cr的Fe2Al5和FeAl3相;201不锈钢经短时间热处理可保留纯Al层,30min后主要由含Cr,Ni,Mn的Fe2Al5和FeAl3相组成,也形成少量的FeAl2和FeAl相。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采用高温氧化的方法制备出纳米NiAl2O4/Al2O3粉体。在纳米Al2O3粉体表面包覆一层金属Ni,在1350℃高温下焙烧Ni/Al2O3复合粉体得到纳米NiAl204/Al2O3粉体。利用TEM对Ni/Al2O3复合粉体进行观察,发现Ni/Al2O3复合粉体颗粒成球形,大小为50~60nm;通过对Ni/Al2O3复合粉体的DTA析,显示Ni/Al2O3复合粉体在900℃和1300℃下有新相生成,经XRD检测,新相分别为NiO和NiAl2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