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45篇
  免费   1293篇
  国内免费   1041篇
电工技术   156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611篇
化学工业   3111篇
金属工艺   1100篇
机械仪表   1266篇
建筑科学   1941篇
矿业工程   960篇
能源动力   501篇
轻工业   2904篇
水利工程   1108篇
石油天然气   1111篇
武器工业   212篇
无线电   26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52篇
冶金工业   924篇
原子能技术   465篇
自动化技术   2069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592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489篇
  2020年   584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801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1287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206篇
  2011年   1177篇
  2010年   1136篇
  2009年   1128篇
  2008年   1072篇
  2007年   1279篇
  2006年   1129篇
  2005年   1094篇
  2004年   912篇
  2003年   815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622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528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461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276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77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5篇
  1965年   10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黏性土地基中静压桩沉桩过程桩–土界面受力变化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在东营某工地黏性土地基中进行了足尺静压桩的贯入试验,重点监测了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随入土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与上覆土体有效压力的关系,在同一入土深度桩–土界面土压力的变化特性,重点研究了影响桩–土界面有效土压力分布的原因。测试结果表明:沉桩引起的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与上覆土体有效压力比值最大是1.08,且该比值沿桩身向上逐渐减小;同一入土深度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土压力存在"侧压力退化"现象,且随着h/L的增加,该退化现象会越发明显,h/L=11/12位置处桩–土界面土压力仅约为10 kPa;除h/L=11/12位置处,桩身其它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有效土压力是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的1.88~2.20倍。研究成果对黏性土地基中静压桩施工和承载力确定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2.
通过对C30混凝土试件设置25℃、100℃、200℃、400℃、800℃五个温控节点,开展了45个GFRP-混凝土单剪试验,研究了火灾温度、黏结长度对G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提出损伤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建立了GFRP-混凝土在高温后的界面切向剥离承载力模型,并基于SEM检测技术探讨了高温下GFRP-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衰减的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GFRP黏结长度对界面剥离承载力起决定作用,当黏结长度不足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火烧时间和火烧温度;800℃下,GFRP丝状纤维已与胶体分离,GFRP丝-胶体局部剥离是导致GFRP-混凝土构件整体剥离的主要原因;抗压强度和切向剥离承载力模型有较好的精度,且具有一定安全储备,可供火灾后混凝土现场抗压强度预测及GFRP加固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943.
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的变形失稳是目前机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特别是边坡治理联合支挡结构的协同变形工作机能是当下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以攀枝花机场12~#高填方为例,基于原设计锚索–抗滑桩–加筋土挡墙治理方案,运用BIM技术进行模型设计,达成三维可视化分析。以后排桩顶部增设垫层优化为研究对象,结合有限元计算,开展试验研究,对比分析垫层对控制填土内部塑性协同变形发展及综合支护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1)将勘察数据等场地基本岩土工程参数和信息概化整合进BIM模型,不仅实现地质勘查最可能的接近现场实际,确保地层参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有效解决了任意断面剖切设计计算的困扰,达成了复杂条件下空间碰撞检测的效果。(2)因后排抗滑桩与填土刚度不匹配,导致高填方情况下在填土内部形成从桩顶延伸至坡面的塑性剪切带,影响填土内部的稳定性、出现沉降差异,而垫层优化设计很好地解决了变形不协同的难题。(3)垫层对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抗滑桩的性能发挥上,前排桩对垫层的整体响应更加敏感,设计宜鼓励增设垫层,强化后排桩剪力设计。(4)随着填土填筑高度的增加,加筋土部分表现外部稳定性问题,非加筋土表现为沉降问题,后排桩的存在加剧了坡体的外部变形可能性,刚度不匹配问题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944.
英国乡村规划空间尺度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拥有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关于乡村规划空间尺度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文章从英国乡村问题与规划尺度之关系出发,系统梳理了英国乡村规划发展演变的几个阶段和几种类型,总结了英国乡村规划空间尺度的特征,一是乡村问题有多个层次,二是乡村问题的空间尺度决定了规划尺度,三是英国乡村规划已经形成体系。通过分析中英乡村问题的共同特征,得出英国经验对我国乡村规划的参考和启示,建议扩大乡村规划的对象,扩大乡村规划作为区域规划的特征,深入分解乡村问题、制定规划目标,以及依据乡村问题尺度选择合适的规划尺度,以解决目前我国乡村规划的困境。  相似文献   
945.
目的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具有自清洁、自修复功能的防护膜,实现镁合金的智能防护。方法采用提拉法在AZ61镁合金表面制备含有pH敏感型"核/壳"纳米结构缓蚀剂的无机-有机杂化硅膜,该膜层具有自清洁、自修复功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膜层表面形貌,利用接触角测量仪(CA)表征膜层的润湿性和粘附性,利用粉笔灰模拟测试膜层的自清洁功能,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膜层的防护性能,并结合分光光度计对缓蚀剂释放浓度的检测来评价膜层的自修复功能。结果制备的膜层中含有大量pH敏感型"核/壳"纳米结构缓蚀剂,且表面粗糙。水在膜层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高达156.7°,而滚动角只有5°,表明膜层具有超疏水、低粘附特性,这样水滴滚落到膜层表面时,能够带走膜层表面的污染物,从而实现自清洁功能。开路电位及分光光度计测试表明,溶液pH的变化引起膜层中缓蚀剂释放,从而使膜层实现自修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含有"核/壳"纳米结构缓蚀剂的膜层样品的腐蚀电流密度比镁合金基底样品小了接近2个数量级,其缓蚀效率可达99.36%。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显示,含有"核/壳"纳米结构缓蚀剂的膜层阻值高达85105Ω·cm~2,且具有较持久的自修复防护能力。结论成功制备了含有pH敏感型"核/壳"纳米结构缓蚀剂的无机-有机杂化硅膜,该膜层具有自清洁、自修复功能以及优异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946.
采用临时供水系统管道接至施工楼层,从电梯井临时供水主管道引出辅助钢管,通过球形阀门接高压气泵管,连接旋转式草坪喷头,布置在竖向混凝土板中间位置。喷至四周混凝土墙面,达到竖向混凝土养护效果。  相似文献   
947.
正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色金属行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需求下降,铝市场低迷,未来铝行业发展的前景如何?如何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富余劳动力的安置工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红林接受了记者采访。记者: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2018年工作时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相似文献   
948.
该文就历史街区如何植入新建筑的问题,提出守护与纳新的思考,进而论证了二者之间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现以江汉关西隅地改造项目设计竞赛为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就空间格局、建筑形态、空间环境、功能业态四个方面探讨了历史街区中植入新建筑的守护与纳新策略。试图从守护与纳新的角度中探索一种关于历史街区植入新建筑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9.
厦航总部大厦项目酒店塔楼F 3. 5层设计有6根超大型转换梁(最大截面1. 2m×4. 55m),其荷载达181. 5kN/m,采用普通扣件式钢管满堂架无法确保安全,同时对质量控制难度也较大。基此,从转换梁支撑体系的选择、钢筋施工穿插、钢骨节点、分次浇筑施工缝补强处理、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养护以及施工全过程的架体监测,并辅以BIM模拟施工过程来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措施,探索一种安全性高、费用低,又能保证转换梁整体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50.
为探明不同种类高原野生蜂蜜的矿质元素组成,促进高原蜂蜜资源开发利用及品质评价,本研究采用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包括野花蜜、野生枸杞蜂蜜、野生香草蜜、野生油菜花蜜、野党参蜜、野藿香蜜、珍品雪山花蜜等7个品种高原野生蜂蜜的20种元素——Ca、K、Mg、Na、P、S、Ba、Cu、Fe、Li、Mn、Mo、Ni、Sr、Ti、Zn、Al、As、Cr和P进行测定,并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各元素间相互干扰小,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该方法回收率在94.9%~101.3%之间,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不同品种高原蜂蜜中各种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元素K、P、Ca、Fe、Mg、Na、Mn、Zn含量较高。从聚类树状图上可知,7种蜂蜜可聚类为2类。野党参蜜和野藿香蜜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都可聚为一类,这显示其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