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新杰 《烧结球团》1997,22(2):54-56
对环冷机台车布料厚度的均匀性及料层中粒度的偏析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合理的给料方式,提出了给料漏斗结构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2.
根据机械密封对密封副材料的要求,综述了不同烧结方法制备的碳化硅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由于碳化硅所具有的优异性能,作为密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高压、高转速、高温、腐蚀介质、干摩擦以及含有固体颗粒的工况下,成为机械密封材料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3.
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使用20多年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还不能适应社会的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其易伪造、难查验等缺陷,给公安机关实施有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为了加强社会管理和身份认证,同时实现社会信息化管理,2004年,我国开始了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相似文献   
44.
注水井管柱腐蚀分析及防护措施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阐述了CO2、H2S、Cl-1、Ca2 、Mg2 、SO4-2、O2及细菌在单独作用和共同条件下对注水井管柱的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针对南阳油田管柱和水样分析,提出了环氧粉末防腐工艺。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DPL调Q激光器的动态特性,并对电光调Q与声光调Q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纬编割圈绒织物的热湿舒适性,以吸湿快干型涤纶低弹网络丝为原料,试织了11种不同规格的割圈绒产品。采用实验方法考察了全毛长、底纱送纱量、底纱规格等参数对割圈绒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利用回归分析,得出各结构参数与透气量、芯吸高度、保温率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全毛长、底纱送纱量、底纱规格等结构参数均影响割圈绒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其中全毛长是影响织物透气性、保温性的高度显著性因素。全毛长与透气量和克罗值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底纱送纱量与透湿量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73。  相似文献   
47.
丙酸合成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丙酸的用途和消费情况,着重论述了五条合成工艺路线的技术经济指标,提出了我国发展丙酸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热挤压变形比和冷却方式对纯镁塑性变形机理及其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变形比的增大,晶粒逐渐细化,孪晶带的宽度变小并最终消失;热变形后的快速冷却抑制了静态再结晶的发生,使动态再结晶组织得以保留;380oC热挤并于室温下压缩变形5%后,在一次孪晶带内部出现大量的二次孪晶。孪晶是纯镁高温及室温变形的主要形变亚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9.
为解决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中大量数据更加方便存储、读写和传送的问题,在PLC控制逻辑中采用高级编程语言的“指针和数组”编程方式,利用数组方式存储数据,并使用“指针”对数据进行读取后传送。对比并采用常用的PLC编程语言传送位置数据的方式。采用高级编程语言的“指针和数组”编程方式的PLC控制逻辑更加简洁,更易于修改和故障排查。采用高级编程语言的“指针和数组”编程方式更适用于大量、复杂的PLC数据传送逻辑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关于大圆柱族包络面是否能由小圆柱族生成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机械工业中,由圆柱面运动生成的包络面是一种常见的曲面。由于机械磨损,圆柱会变小从而需要及时更换。这是一笔很大的浪费。因此很自然引出如下的问题:由一柱面运动生成的包络面能否由另一更小的圆柱面运动生成。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个充分条件,并通过一反例说明了在一般的情形下对该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