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46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34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片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流动机理。结果表明:气动弹片在高尖速比下可显著抑制流动分离并改善其动态失速特性,功率系数得到极大提升;切向力和转矩系数在气动弹片作用相位角范围内,均有一定提高,而在其它相位角内,风力机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82.
介绍一种油罐内部采用可动式牺牲阳极进行阴极保护的方法,可避免现有技术中油罐排水后牺牲阳极因脱离水层而失去阴极保护的问题。可动式牺牲阳极贴近罐内底板安装,始终保持与被保护罐底板的最近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牺牲阳极表面消耗后,可在自重作用下沿固定柱向下移动,使油罐排水后也能在油罐残存水的作用下对罐底板的内表面起到阴极保护作用,使油罐在排水前或排水后以及应用若干年牺牲阳极大量消耗后仍能始终如一地处于良好保护状态。该阳极是针对油罐这种特定的阴极保护环境所设计,可使油罐内部阴极保护效果提升至少1倍以上。  相似文献   
83.
在发动机上利用火花塞检测电极间离子电流信号,应用小波阈值收缩去噪方法对实测离子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去噪后的信号能够清晰地分离点火、火焰前锋区和焰后区,且由点火产生的峰值在上止点前5~6°CA,前锋区峰值在上止点附近,焰后区峰值与压力峰值位置相差<1°CA。当相对空燃比在0.9~1.2变化时,去噪后离子电流前锋区峰值和焰后区峰值均随相对空燃比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84.
水力压裂裂缝穿层及扭转扩展的三维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并行有限元程序对水力压裂过程进行真三维数值模拟,实现对压裂裂缝起裂、扩展及扩展中的穿层、扭转行为的全过程分析;数值计算中无需假定压裂裂缝的起裂位置和扩展路径,即可根据实际岩体水力学模型的力学、水力学等边界条件,自动标定出压裂裂缝的三维扩展模式,并显示出该并行有限元程序对复杂地质力学条件下水力压裂过程三维模拟分析的适用性。通过对压裂裂缝扩展过程中孔隙压力分布、裂缝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演化进行了解读,显示出压裂裂缝的扩展模式与地层分布密切相关。当生产层很薄或生产层与上下阻挡层岩性差别较大时,裂缝穿层现象突出,可能会出现压裂实际缝长远远小于设计缝长的现象;近场地应力差异、地层分布特征及岩体细观非均匀性都有可能诱发压裂裂缝扭转扩张。分析结果对水力压裂施工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李根  黄林冲 《工程力学》2014,31(7):15-22
基于四边形面积坐标和广义协调原理,通过投影技术,并引入0~1区间上可连续变化的罚因子,构造了一款具有统一格式的四结点平面参变量单元AQGβ6-I。通过4组数值算例测试了单元性能,并将计算结果与许多著名单元对比表明:时,单元退化为原始格式,具有原始单元的全部优良性能;时,单元可以精确通过强分片检验,此时性能与许多著名单元基本相当,显著优于传统平面四结点等参单元(Q4);时,单元兼具较好的抗网格畸变能力和收敛速度。单元的构造方式对缓解一个有限元难题(通过常分片检验的四结点单元在弯曲问题中表现欠佳,而在弯曲问题中表现非常好的单元无法通过强分片检验)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86.
采用苏丹黑B染色法,从海洋淤泥和岩石附着藻类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油脂的海洋酵母菌,利用生理生化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目的菌株的鉴定,结果证明其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利用酸热法进行油脂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每0.5 g干菌体需4 mol/L盐酸10 m L,酸热时间10 min,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体积比2∶1)25 m L,0.15%NaCl溶液10 m L。在最优提取条件下,油脂得率为40.12%。  相似文献   
87.
使用液压式高精度微动磨损试验机PLINT,以陶瓷球Si3N4为对磨副对国产690合金(国内牌号NS315)进行室温以及高温条件下的微动磨损试验,分析其三维摩擦特性曲线、摩擦系数、磨痕形貌,探究其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位移为80200μm时,NS315合金处于滑移区;位移幅值对NS315合金的摩擦系数影响较小;法向载荷增加时,NS315合金摩擦系数升高;与室温相比,高温条件下NS315合金摩擦系数较高、磨损量较大,磨损情况严重;室温时,NS315合金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而高温300℃时,其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摩擦氧化以及剥层。  相似文献   
88.
针对建筑幕墙用硅酮结构密封胶选用和施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从材料物理性能的相容性和耐久性以及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质量问题的突出环节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9.
李根 《耐火与石灰》2012,37(5):53-56
研究探讨了将多种碳纳米结构作为氮化硅复合材料增强剂的应用。选取了具有较高说服力的碳材料用作填充剂,包括多层与单层纳米管(MWCNTs、SWCNTs)、石墨、炭黑纳米颗粒以及石墨微颗粒。这些材料以3%的质量分数分散在氮化硅基体中。高效研磨机用于基体第二相的快速分散。目前,烧结工艺的新技术[热等静压(HIP)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已应用于碳纳米管微结构的增强与调整,即增强氮化硅基复合材料。氮化硅基复合材料系统保留了原有系统的力学强度。为表征由两种不同烧结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对其分别进行了弹性模量测试、硬度及断裂韧性的微压痕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实验。  相似文献   
90.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磷锑共掺氧化锡Sn1-3xSbxP2xO2+6(x=0.004,0.010,0.030,0.050)材料.利用XRD、SEM、电阻-温度特性测试系统和交流阻抗技术对所制氧化锡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导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x=0.004和0.010时,所制氧化锡材料由纯四方结晶相组成,但在x≥0.030时,材料中出现了微量的P2O5和SnP2O7杂质相;所制氧化锡材料的电阻-温度特性具有负温度系数(NTC)效应,选主要是晶粒效应和晶界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利用能带理论对该材料的NTC导电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