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具有保护功能的配电变压器无触点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OLTC)的电力电子组件击穿而引起调压绕组短路进而导致OLTC损坏,设计了一种应用低压空气开关对调压绕组进行过流保护的无触点OLTC。通过低压空气开关、监控系统、触发电路的配合,实现当任一组电力电子组件被击穿时,有载调压功能退出,变压器自动恢复到额定分接头继续运行,从而保证了供电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触点OLTC在配电变压器一次侧出现环流时,能对调压绕组起到保护作用,使变压器可以在额定分接头下继续工作;在配电变压器正常运行时,所设计的无触点OLTC能根据负载电压变化自动调节变压器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32.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C/SiC铆接接头剪切应力分布及接头剪切破坏形式,并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按本研究方案尺寸设计的C/SiC铆接接头受剪切载荷时,应力分布合理,以铆钉被剪断的方式破坏。实验验证中所有接头以铆钉被剪断的形式破坏,断口出现在连接板内侧,与计算结果一致,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计算分析C/SiC铆接接头的破坏形式的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3.
纳滤膜和低压反渗透膜去除水中氟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NF/RO膜技术去除水中氟离子的试验研究,探讨了膜回收率、操作压力、水的pH、进水含盐量以及运行时间等参数对NF/RO膜除氟效果的影响.试验中确定NF/RO膜的最佳回收率均为15%.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0.16~0.21 MPa),RO的膜通量是NF的1/2左右,而其F-去除率比NF高2%~15%;水的pH影响NF/RO膜对氟的去除效果,pH越高,膜对氟的去除率越高;随着进水含盐量的增加,NF/RO膜对F-的去除率下降;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RO膜等对F-的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NF膜下降明显.建议RO膜除氟最低压力应高于0.2 MPa;膜法除氟应尽量在弱碱性环境中操作.  相似文献   
34.
随着电网中非线性负荷大量接入及电力电子化率的逐步提升,谐波问题日渐严重,开展电力系统谐波污染区域化治理,是一种有效解决思路。谐波污染分区的意义在于,同一分区内的谐波畸变主要由该分区内的谐波源导致,而受其他分区谐波源影响较小。为此,提出了一种抗时移聚类算法kDBA++。首先,考虑到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具有高维度、含噪声等特点,采用分段聚合近似(Picesise Aggregate Approximation,PAA)算法对数据进行压缩降噪预处理,降低后续计算复杂度。其次,采用kmeans++算法作为逻辑框架,考虑非同步测量下数据间存在时移现象,难以直接利用kmeans++开展聚类,从而引入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raping,DTW)距离对算法进行优化。进而,考虑到DTW距离下聚类质心难以获取,采用DTW质心平均算法(DTW Barycenter Averaging,DBA)克服这一局限性,并最终得到所提kDBA++算法。采用IEEE123节点仿真系统及实际工程案例开展算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kDBA++算法聚类精度优于现有算法,可准确进行谐波污染分区。此外,利用谐波污染分区转移阻抗矩阵及谐波贡献度对求得分区加以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各谐波源对其所在分区内节点的谐波畸变影响较大,而对非同一分区节点的影响较小,从而论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核电厂失水事故后长期冷却阶段,化学产物可能在堆芯燃料棒表面析出,增加燃料组件表面沉积的碎片量,导致堆芯流道堵塞、包壳温度升高等问题,影响应急堆芯冷却系统长期冷却再循环能力。根据核电厂失水事故后安全壳内材料特定的溶解特性及国际通用的堆内下游效应分析方法,开展核电厂长期冷却阶段潜在的化学产物在堆芯燃料组件表面的析出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失水事故后核电厂安全壳内材料会释放铝、硅、钙等元素并在燃料组件表面析出硅酸铝钠和硼酸钙沉淀,硅酸铝钠和硼酸钙在长期冷却阶段的最大沉积厚度分别为0.0124mm和0.0518mm,化学产物在燃料组件表面的沉积在核电厂堆芯长期冷却性能评估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6.
利用有限元模拟和实验验证研究了拉伸载荷下C/SiC铆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及几何参数与破坏方式的固有关系.结果表明:接头的锥度变化对接头中的应力分布影响不大,但对应力值的影响较为明显,锥度控制在2°~10°比较合适.模拟计算的铆钉临界半径为2.2016 mm,小于2.2016 mm时,铆钉被拉断,反之,铆钉被拔出.实验得到的临界半径为2.25 mm,与计算结果的误差为2.2%,说明提出的铆接接头几何结构参数与接头破坏形式关系的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7.
城市配电系统广泛应用的户外环网柜在湿热的南方地区易产生凝露,因凝露引发的环网柜故障时常发生。文中提出通过加强自然通风散热阻碍凝露形成,首先对现有两种共箱方式的环网柜三维建模,然后利用Ansys CFX软件对不同通风设计的环网柜内部流域进行仿真,考虑百叶窗式通风口的横向位置、纵向间距以及顶部空间高度对内部通风散热效果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在凝露发生后,通过在顶盖下表面涂覆亲水性涂料并设计合适的倾角避免凝露坠落至电气设备,最终得出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   
38.
采用一次挤压变形、二次挤压变形以及一次挤压后再进行锻造的三种加工工艺对AZ61镁合金进行塑性变形,研究不同的加工工艺对镁合金力学性能及拉压不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变形可以细化AZ61镁合金的晶粒,而在挤压后进行锻造变形,会使得其晶粒长大粗化。二次挤压后,由于强化了{0002}基面织构,AZ61镁合金的拉伸屈服强度增加,压缩屈服强度下降,使得拉压不对称性加大。而一次挤压后锻造,在挤压基面织构状态得到改变,且由于晶粒粗大,从而总体上使得AZ61镁合金的拉伸屈服强度下降,而压缩屈服强度几乎保持不变,AZ61的拉压不对称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9.
采用内啮合强力珩齿工艺加工工件,通常需要用与工件相对应的定制金刚石修整轮对珩磨轮进行修整.为了增加金刚石修整轮的通用性,降低内啮合强力珩齿工艺的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珩磨轮柔性修整的内啮合强力珩齿修形方法.首先,根据珩齿机各轴运动关系,建立珩磨轮修整和工件珩削的齿面数学模型;然后,将珩磨轮修整时机床的多轴联动以多项式形式...  相似文献   
40.
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诊断和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39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作宫腔镜检查,根据镜下诊断结果分别行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直视下Nd:YAG激光治疗。结果:以病理标准为金标准,则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肉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100%。诊断粘膜下肌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诊断萎缩性子宫内膜炎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宫腔镜诊断与病理学诊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平均手术时间3.0±10.2分钟(3~30分钟),患者对宫腔镜检查的耐受性较好,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B超随访1~3月宫腔内赘生物均消失。结论: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宫腔镜下激光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