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机械仪表   2篇
武器工业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LYP/DND计算方法,在3个三唑类配体中筛选出4_氨基-3-肼基-5-巯基-1,2,4三唑为合成激光敏感起爆药的最优配体,并对该配体的Co、Cu、Ni、Cd4种配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通过对其优化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前线分子轨道及分子总能等性质进行分析,得出:与Ni、Co相比,Cu、Cd的这类化合物激光感度高.  相似文献   
22.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多孔金属,采用扫描电镜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多孔金属的 SEM 图像进行图像定量分析,得到了平均孔径及孔隙率数据.结果表明,采用扫描电镜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操作方便,结果准确,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24.
激光与含能化合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试了十种新型配位化合物起爆药、炸药光吸收波谱,对比了不同波长下含能化合物的激光感度。结果表明:高氯酸.四氨.双叠氮基合钴(Ⅲ)(DACP)在紫外-可见光有连续吸收,用635 nm的激光作用,可显著提高激光感度。在532~1060 nm,没有发现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感度与波长有相关性。多种新型配位化合物对915 nm激光显示较高的感度。根据试验现象和结果认为:激光波长不同,将导致化合物激发反应机理不同。如果激光是可见紫外波段,光量子能量有利于选择性地激发分子的电子能级,或破坏化合物中弱键而诱导化学反应发生,化合物属于光致分解机理、引发弱键断裂机理;如果激光是红外波段,化合物表现的则是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25.
针对第四代火工品的典型结构组成,探讨了其基础研究过程中涉及的部分概念,主要包括MEMS火工品、微纳结构药剂、微结构换能元、原位装药技术、直写墨水药剂、微含能芯片和微起爆序列等,为第四代火工品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
合成出一种新型激光敏感配合物起爆药二水合高氯酸(3-肼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合钴(TACo),得率达71%;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 测试了它的激光感度和部分爆炸性能,该化合物起爆药在915 nm激发波长下的50%激光起爆能量密度为39.85 J·cm-2.实验结果表明: 合成过程中温度和原料粒度对反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7.
新型起爆药5-硝基四唑亚铜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氯化亚铜、5-硝基四唑钠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绿色环保起爆药5-硝基四唑亚铜(CuNT),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得到合成的较佳工艺条件。对CuNT的物理性能、热性能和爆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uNT具有较好的流散性,吸湿性和耐热性均较好,机械感度、火焰感度及静电感度较钝感,摩擦感度相对较高; CuNT的爆热与比容值均大于叠氮化铅和斯蒂芬酸铅等常规起爆药; CuNT对结晶RDX的极限起爆药量为20 mg。  相似文献   
28.
碳纳米管对钨系延期药延期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碳纳米管修饰的钨系延期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碳纳米管在延期药复合物中的分布状态进行了表征,并对不同加入量的碳纳米管对钨系延期药延期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钨系延期药的燃速;另外,碳纳米管的加入能够改善钨系延期药的点火可靠性,在相同的制备和装药压力下,碳纳米管的加入能够使延期药可靠发火。  相似文献   
29.
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碳纤维增强ABS丝材相对于ABS丝材,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等优点,其成型质量取决于FDM成型机参数的选择.从成型机参数中选取热床温度、喷头温度、扫描速度以及层高作为研究因素,并对这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研究,得出各因素影响制件成型质量的合理范围.以上述...  相似文献   
30.
为通过微流控技术获得良好形貌特性的硝化棉微球,以硝化棉的乙酸乙酯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流动聚焦微流控芯片中硝化棉/乙酸乙酯水包油液滴的生成机制,详细研究了在滴流、稳定射流、不稳定射流3种流动模式下,连续相、分散相流量以及界面张力等对微液滴生成的影响,并在3种流动模式下制备硝化棉微球。结果表明:滴流和稳定射流模式下制备的微球呈单分散、高度球形化、窄粒径分布特性;不稳定射流模式下制备的微球高度球形化,粒径分布较滴流和稳定射流下的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