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SPMT滚装装船是一种先进的装船方法,装船过程中控制SPMT行驶并调节船舶压载,不仅要保持船舶稳性,还要控制船舶和跳板的姿态以保证SPMT的通过性,涉及很复杂的力学计算。建立了SPMT滚装装船力学模型,包括SPMT轴压计算、船舶浮态计算、跳板姿态计算、SPMT姿态及悬挂伸缩量计算、船舶压载调节计算等,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滚装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辅助设计并优化施工方案,缩短施工时间,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2.
针对倾斜角度为60°来流作用下细长柔性立管的涡激振动问题,应用基于浸入边界法的三维水动力并行计算程序Cg LES_IBM,并结合隐式结构动力计算程序X-code,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柔性立管振动表现出明显的驻波特征,绝大部分的振动能量集中在一个窄频段上。两向振动的相位差沿展向周期性变化,在顺流向振动结点处出现180°的相位切换,振动轨迹也对应出现了逆时针和顺时针"8"字形的变化。流体力的时空分布呈现行波和驻波的混合模式。立管大部分处于激励状态,仅在横流向振动结点以下一定范围内处于阻尼状态。倾斜的尾流导致流体力也呈现出一定的行波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国内水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水力电能对电网供电品质的影响愈显突出,因此,对水电厂的智能化要求也随之提高。调速器作为控制水轮机转速和功率的核心设备,其关键装置电液随动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水电机组的供电质量。本文分析了智能电液随动系统的原理及关键技术,提出了实现电液随动系统的智能化与高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势函数离散单元法在接触力计算中存在势函数物理意义不明确、接触力计算与客观实际不符等重大缺陷。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任意形状块体距离势离散单元法。该方法将势函数定义为接触体间归一化的距离函数,可以客观衡量单元间的嵌入程度,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真实反映单元的接触刚度,使法向接触力计算更为合理。此外,新方法重新定义了切向方向矢量,提出切向接触力计算方法。新方法保留原势函数法所有优点,同时完善接触力计算受单元形式影响的不足,并突破三角形单元的限制,能够应用于任意凸多边形单元。通过若干算例说明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用于精确描述复杂非连续介质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非凡  及春宁  许栋  韩冰  张海 《工程力学》2017,34(4):221-230
应用基于浸入边界法(IBM)的三维水动力并行计算程序CgLES_IBM,并结合隐式结构动力计算程序X-code,研究了低雷诺数条件下细长柔性立管的涡激振动问题。研究发现:立管的振动体现出明显的驻波振动特征。立管在顺流向主要激发奇数阶模态,而横流向处于激发状态模态的奇偶性取决于涡激振动卓越频率和立管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涡激振动的频谱呈现为单谱模式,所有的振动能量都集中在一个窄频段上,波节处能量较弱,波腹处能量较强。波节处,时均能量传递系数为负值,涡激振动处于抑制状态,相邻波节之间,时均能量传递系数为正值,并沿展向呈现出“马鞍形”分布,涡激振动处于激发状态。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的泻涡模式呈现出三维特性,近尾流区为2S模式,但由于倾斜泻涡造成尾涡沿展向移动,尾涡模式随后变为2P0模式,随着较弱漩涡的耗散,在远尾流区,尾涡模式又回到2S模式。  相似文献   
16.
邢丽  许栋刚 《煤矿机械》2013,34(7):204-206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功率的水泵、风机类负载的应用日趋广泛。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其耗电量大的缘故,运行效率并不理想。因而将液黏调速装置应用于风机负载节能也应运而生。基于对黏液调速装置原理介绍,分析了风机在实际操作中常见问题,最后利用调速方式的具体解说和实际生产案例,阐明液黏调速装置在风机负载上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上海石化公司腈纶事业部北装置采用的MCS公司MAX 1000 PLUS DCS系统,阐述原液工段的溶解机过程控制的方案设计和控制方案在MAX 1000 PLUS DCS系统上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经济的时代,而机械设计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内涵,其次从 CAD 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这三方面介绍了基于网络技术的机械设计开发探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液压集成技术的小型水电站调速器液压系统的设计,设计包括油源系统部分与液压调节装置部分。该系统的应用能够减少电站调速器系统的安装空间、减少投资。液压集成技术的使用简化了小型水电站调速器系统的安装、维护难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对小间距比(L*=1. 1~1. 5)下串列双圆柱涡激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中Re=100,折合流速为U_r=3~30,质量比为m*=2. 0。为保证圆柱之间的距离不变,两圆柱均仅作横向振动。根据圆柱响应的不同将间距比范围内的涡激振动分为三种:(1)间距比L*≤1. 1时,响应存在于较大的折合流速(U_r=4~28)范围内;(2)间距比L*=1. 2~1. 3时,在大折合流速时,类似于高雷诺数时的尾流弛振出现;(3)间距比L*≥1. 5时,响应随折合流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折合流速缓慢减小,并最终稳定在较大的幅值上。对应不同的响应类型,上游和下游圆柱的流体力也呈现不同的变化;由于受到上游圆柱的屏蔽,下游圆柱的阻力均值要明显小于上游圆柱;在出现尾流弛振的区域,两圆柱的升力均方根随折合流速增加;此外,某些折合流速下圆柱之间的非稳定耦合作用也被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