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570篇 |
免费 | 3840篇 |
国内免费 | 209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417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3096篇 |
化学工业 | 7505篇 |
金属工艺 | 2248篇 |
机械仪表 | 2847篇 |
建筑科学 | 3578篇 |
矿业工程 | 1204篇 |
能源动力 | 1402篇 |
轻工业 | 2475篇 |
水利工程 | 777篇 |
石油天然气 | 3078篇 |
武器工业 | 344篇 |
无线电 | 518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501篇 |
冶金工业 | 2010篇 |
原子能技术 | 553篇 |
自动化技术 | 62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4篇 |
2023年 | 683篇 |
2022年 | 1177篇 |
2021年 | 1663篇 |
2020年 | 1264篇 |
2019年 | 1136篇 |
2018年 | 1227篇 |
2017年 | 1408篇 |
2016年 | 1274篇 |
2015年 | 1572篇 |
2014年 | 2065篇 |
2013年 | 2466篇 |
2012年 | 2534篇 |
2011年 | 2841篇 |
2010年 | 2455篇 |
2009年 | 2342篇 |
2008年 | 2378篇 |
2007年 | 2255篇 |
2006年 | 2400篇 |
2005年 | 1991篇 |
2004年 | 1462篇 |
2003年 | 1662篇 |
2002年 | 1915篇 |
2001年 | 1671篇 |
2000年 | 1323篇 |
1999年 | 1397篇 |
1998年 | 1014篇 |
1997年 | 864篇 |
1996年 | 870篇 |
1995年 | 675篇 |
1994年 | 583篇 |
1993年 | 445篇 |
1992年 | 308篇 |
1991年 | 227篇 |
1990年 | 175篇 |
1989年 | 155篇 |
1988年 | 157篇 |
1987年 | 93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0篇 |
1976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马来酸酐和2-丁基辛醇为原料,经酯化得到相应的双酯,以乙醇作混相促进剂,使双酯与亚硫酸氢钠进行磺化反应,合成了磺基琥珀酸双2-丁基辛酯钠盐。采用正交试验对酯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合成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3.58×10-6mol/L,表面张力(γcmc)为27.568mN/m。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995.
996.
997.
针对石油焦及其气化余焦的燃烧和流化特性,自建了冷态实验装置。以石英砂颗粒作为固体物料,常温空气为流化介质,在烧焦管内表观气速为3.07~6.63 m/s,颗粒循环强度为24.7~154.2 kg/(m2.s)的条件下,采用DDY型差压变送器和脉冲磷光颗粒示踪法分别测量了烧焦管内的床层轴向平均固含率分布和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表观气速为3.96 m/s时,随着颗粒循环强度的提高,烧焦管相同高度处平均固含率分布增大;当颗粒循环强度为106.5 kg/(m2.s)时,随着烧焦管内表观气速的提高,烧焦管整个高度上的平均固含率分布减小。烧焦管内颗粒的扩散由弥散颗粒扩散和颗粒团扩散组成。建立了烧焦管内床层轴向平均固含率关联式及颗粒的轴向扩散模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998.
RWD随钻扩眼钻进的破岩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WD随钻扩眼使钻井和扩眼过程一次完成,并满足大部分特定井身轨迹严格控制的要求,具有工具结构简单,无活动部件,扩眼尺寸稳定规则的特点,是解决复杂深井阻卡、非常规井身结构应用和提高固井质量的有效手段。随钻扩眼过程中,扩眼器与所扩地层之间的岩石力学耦合作用对随钻扩眼钻进破岩效果和扩眼器、钻柱的优化设计等至关重要。为此,建立了弹塑性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运用莫尔-库仑强度准则,用数值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模拟了随钻扩眼时扩眼器破岩的力学机理。并对井眼围岩变形和应力分析及强度进行了研究,为研究随钻扩眼的破岩规律和对扩眼器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方法和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s Array)技术的可重构的软测量系统。该系统由一个单片机控制着一片FPGA芯片,芯片上配置的软测量模型在一个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其训练模型之间切换(即重构)。该系统在实际中有广泛的用途,如测量工业生产中的过程变量、生物体内部状态、海洋探测、空间设备等。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1套由AB公司的第5代PLC——RSLogix5000和工业PC组成的工业稳定剂间歇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较详细地介绍系统硬件、软件的构成,ControlNet现场总线网络通信的特点,OPC数据传输的优点。同时阐述了在系统硬件设计上如何保证硬件的安全性和抗干扰问题。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维护简单、运行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数据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