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80篇
电工技术   326篇
综合类   286篇
化学工业   435篇
金属工艺   147篇
机械仪表   271篇
建筑科学   345篇
矿业工程   191篇
能源动力   106篇
轻工业   417篇
水利工程   120篇
石油天然气   262篇
武器工业   63篇
无线电   2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7篇
冶金工业   135篇
原子能技术   47篇
自动化技术   54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11篇
  1963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practica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RP(k) and its routing algorithms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ased on Petersen graph, a new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the RP(k) network, is devel-oped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RP(k) network are investigated. The diameter of the RP(k) network is [ k/2] + 2 and its degree is 5. We prove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RP(k) network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2-D Torus network when the number of nodes in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300.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in a group of nodes, we propose the concepts of the optimal node groups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optimal node groups. We also show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optimal node groups in the RP(k) network is less than that in the 2-D Torus net-work. Especially when the number of nodes in an optimal node group is between 6 and 100, the diam-eter of the optimal node groups in the RP(k) network is half of that in the 2-D Torus network.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RP(k) network we design a set of routing algorithms which are point-to-point rout-ing, permutation routing, one-to-al  相似文献   
102.
把现代的ERP管理艺术引入我国企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ERP应用水平,却是人们需要共同探讨的。据了解,我国目前在ERP方面的投入已达8亿元左右,约有1200多个企业在不同程度的应用ERP系统,而在这1200多个企业中,ERP应用的成功率大约只有10%~15%,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原因何在?国内知名管理学家金达仁教授认为,ERP应用目标过于定性、空泛,难以具体实施和控制以及缺乏对ERP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理和实施成效评估是ERP应用成功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明确ERP应用目标、实行业务流程重组、建立ERP项目监理制度、实施ERP项目评价是企业提高ERP应用水平,加快管理现代化进程和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3.
教育资源网格中资源的描述与组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格中的资源发现是网格研究的重要问题.文中主要针对教育资源网格中的资源发现,而教育资源网格中资源的描述和组织技术是资源发现的基础.通过分析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采用资源描述框架来描述教育资源和资源请求,用索引链表的存储方式来组织教育资源.通过与其他结构的比较分析,证明了索引链表结构能减少查询次数,适应网格环境的动态性和异构性,更有利于资源发现.  相似文献   
104.
STL、DXF等通用文件格式图形的真实感显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AutoCAD作为图形输入环境,以STL、DXF等格式的图形文件作为数据交换接口,对图形进行交互式立体显示,通过分析文件格式,在Visual C 6.0编程环境下获取文件中的二、三维图形信息,对其中基于回转体的二维图形进行三维旋转造型,生成三维实体数据。并应用OpenGL图形处理技术对输入的三维图形实现真实感显示,进行变换、光照、材质等方面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5.
压力传感器准静态“绝对校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传感器准静态校准的意义及落锤动标装置的工作原理 ,阐明了传感器准静态“绝对校准”的定义及方法 ,按照传感器的压力量程 ,设计了相关模型段的重锤———油缸组件 ,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各压力段的“绝对校准”模型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文章针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多种预测算法得到的结果集,提出了以框架的知识表示理论为基础的不确定规则推理预测系统修正算法,利用框架系统KBIF(Knowledge Base in Frame)的知识表示理论与黑板结构、不确定推理相结合对预测算法根据不同环境参数进行多种方式的修正,可以对系统预测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期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7.
摘 要:针对水沙优化调度多目标、高维和难以求解的特点,利用约束法将多目标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并采用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性较强的鲶鱼效应粒子群算法求解水沙优化调度模型.该算法利用鲶鱼效应对种群多样性的动态调节和驱赶作用,克服了粒子群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实例验证表明,优化结果给出了较为满意的水库发电与泥沙淤积的非劣解集及水库非劣运用过程,算法具有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8.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之一,随着通水时间的临近,其水质安全和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备受关注.根据2006、2007、2010和2011年4次32个采样点的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个监测年枯水期南四湖水体总体平均处于富营养轻度水平,在南四湖水质得到大幅度改善的情况下,各年营养水平变化不大;南阳湖和独山湖水体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出现下降趋势,而昭阳湖(下)和微山湖岛北水体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出现上升趋势,这与全湖总磷出现均一化趋势有关.2010-2011年除微山湖岛南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外,其他湖区水体均处于富营养轻度水平.对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南四湖藻类水华的繁殖生长主要受水体中TP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横向流中具有非线性支承的细长圆柱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利用微分求积法将横向流中细长圆柱体的运动偏微分方程离散为常微分方程组,采用分岔图、相平面图等方法分析了横向流速变化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系统存在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可用微分求积法来离散时滞的动力系统的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10.
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与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四湖2006年、2007年、2010年和2011年4次90个采样点的水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采用Surfer 8.0软件绘制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等值线图,进行南四湖及分湖区水质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与污染控制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南四湖COD、NH3-N、TP、TN和CODMn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具有北高南低的非均一性特点;2010—2011年比2006—2007年枯水期各水质指标的平均浓度下降率为38.3%,整体提高了1~2个水质类别;按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相应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达标和基本达标湖区的比例达到63.3%;2010—2011年枯水期南四湖主要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P、COD、TN、CODMn、NH3-N;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与电导率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和北高南低的污染特点,说明南四湖水污染物仍然以外源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