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以SiH4为先驱气体,采用低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LF-PECVD)方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在薄膜沉积过程中,工艺参数将会影响非晶硅薄膜的沉积速率和光学性能。通过反射式椭圆偏振光谱仪(SE)研究了SiH4气体流量、工作压强和衬底温度等条件对氢化非晶硅沉积速率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化非晶硅沉积速率随着SiH4流量、工作压强和衬底温度的改变而规律地变化。相比于SiH4流量和工作压强,衬底温度对折射率、吸收系数和折射率的影响更大。各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非晶硅薄膜光学禁带宽度在1.61~1.77eV。  相似文献   
202.
为探究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的熔融加工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PPDO的热性能以及非等温、等温结晶性能;利用熔体流动速率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PPDO的熔体流动性能。结果发现,PPDO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呈现一次结晶趋势,而等温结晶过程则呈现明显的二次结晶,且结晶温度达到90℃时,二次熔融曲线由双熔融峰变为单熔融峰;熔体流动性研究表明,当特性粘度超过1.3d L/g后,PPDO会在剪切速率为200s-1左右发生明显的熔体破裂,挤出样条表面呈鱼鳞状。这对PPDO的熔融纺丝加工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3.
核电站控制棒电源(简称棒控电源)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唯一供电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提高核电站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实际运行的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保护判据原理简单,现场发生了多起失磁保护失配事件,且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不同于常规并网发电机;为了有效解决失磁保护失配问题,需对棒控电源系统中发电机的失磁故障进行重新解析。首先,根据转差率和功角特点将失磁发展历程划分为等功角阶段、异步运行阶段和周期异步运行阶段;其次,以发电机等效电路及相量图为基础,以q轴电动势为切入点,结合发电机基本方程,由各阶段q轴电动势的变化解析得到各电气量稳态表达式;最后,通过实际机组的失磁实验数据以及基于PSCAD平台的失磁故障仿真,全面验证了解析结果的正确性。该文给出的失磁故障解析过程为棒控电源系统发电机失磁保护方案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4.
不同沉降高度下的高压旋喷桩渗透监测效果有较大差异,沉降高度越大,监测精度越差。为保证沉降高度较大时的渗透监测效果,设置渗透方程,结合沉降高度,建立高压旋喷桩渗透模型,设计渗透监测算法。对比不同沉降高度下3种监测方法的渗透系数,当沉降高度大于5m后,其他两种对比方法的监测结果均超出标准值,可见该方法能够在较大沉降高度下保证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5.
为研究相同应力比下最大疲劳荷载对硬质聚氯乙烯(UPVC)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开展了单边缺口三点弯曲SE(B)试件Ⅰ型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基于Paris公式绘制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对试件断口微观形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荷载条件下,随着最大荷载降低,UPVC疲劳寿命增加;UPVC疲劳断裂过程符合次级断裂模式,最大荷载越大,断口微孔洞、纤维拉丝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6.
现有反舰导弹编队识别技术存在侧重于队形识别而非目标选择、对编队末端态势变化考虑不足、实时性偏弱、未考虑队列线检测区间对聚类效果的影响和聚类数优化与聚类迭代过程相互独立等问题。基于Hough变换和优化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反舰导弹编队识别目标选择流程,构建V形、平行和环形编队目标生成与目标选择模型,旋转、缩放、冲淡式干扰和队型变化等编队目标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聚类数优化代价函数在关键聚类数段区分度明显、聚类数优化准确,移动检测区间检测解决正常检测区间两侧边缘样本点对应机制缺失问题,采用多样本更新聚类与单样本更新聚类结合的聚类迭代、聚类数优化迭代与聚类迭代融合迭代效率高,工程适用性强,对于反舰作战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7.
铜基催化剂对C==O、C—H、O—H和H—H等化学键具有独特活性能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COx、醛、酸、酯加氢和醇脱氢等涉氢反应中。然而铜纳米颗粒塔曼温度较低,容易发生颗粒聚集长大而导致催化剂不可逆失活,限制了铜基催化剂的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从表面能、金属物种表面迁移等角度入手系统地介绍了铜基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然后,根据失活原因回顾了铜基催化剂在增强金属与载体相互作用、空间物理固定和合金化等方面的多种稳定策略。最后,通过现有结果分析了未来铜基催化剂的发展方向,指出可以通过失活机理的深入研究,借鉴新材料合成工艺和方法,制备廉价的新型铜基催化剂,为涉氢反应催化剂长寿命运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8.
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化工厂区污染区域初期雨水需进行收集处理,防止通过企业雨水管网直接外排污染受纳水体。结合湖北省内化工项目实例,就初期雨水收集原则、收集方式、收集措施、初期雨水池容积计算、初期雨水池切换控制方式等方面,对化工厂区污染区域初期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为相关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9.
为了把控花生油过氧化值的阶段变化规律,以高油酸花生油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存储时间(10~60 min、1~7 h、1~9 d)内对不同存储方式(瓶装密封、瓶装敞口)和不同环境温度(25、50、75、100℃)的花生油过氧化值进行测定,通过差异显著性对比分析存储条件对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结合变化趋势的线性拟合方程研究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油的过氧化值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但瓶装密封花生油的过氧化值始终低于瓶装敞口的;在常温状态下(25℃),存储时间1~9 d的过氧化值显著高于10~60 min和1~7 h的(p<0.05);环境温度越高,花生油氧化越剧烈,过氧化值升高越快,100℃时的过氧化值与其他温度条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存储条件(存储方式、环境温度)下,过氧化值线性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了0.977及以上。不同存储方式下,花生油过氧化值与存储时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精准把控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