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2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01.
AA/AMPS水凝胶的交联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Crosslink polymerization kinetics of poly(acrylic acid-co-2-acrylamido-2-methylpropane sulfonic acid),AA/AMPS hydrogels,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dilatometry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persulfate as initiator and 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 as crosslinker.It wa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for the crosslink polymerization of AA/AMPS hydrogels had orders of 0.58,1.14,and 0.86 with respect to the initiator,AMPS,and AA,respectively.From the Arrhenius plots,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crosslink polymerization was found to be about 140 and 89 kJ·mol-1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the crosslinker,respectively,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45 to 65 °C.It was noted that the crosslinker had effects on the reaction order of the initiator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cross-linked networks,which was verified by Fourier transfer infrared (FTIR) spectrum.To further confirm the influences of the cross-linked network structure on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crosslink polymerization,a mechanism was proposed,which highlights the different termination routes between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nd crosslink polymerization.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ilatometry provides a convenient tool for crosslink polymeri-zation study,and confirm that the cross-linked networks are formed in the crosslink polymerization.  相似文献   
302.
以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静态溶液聚合制备了腐殖酸钾-凹凸棒-聚丙烯酸复合吸水树脂。研究了凹凸棒、腐殖酸钾对复合吸水树脂吸蒸馏水倍率、吸盐水倍率以及吸水速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各种复合吸水树脂的吸液性能。  相似文献   
30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论断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要求各级领导在世纪之交继续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必须把握的基准点.  相似文献   
304.
以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PVA1788为高分子乳化剂,环己烷为溶剂,采用先乳化后聚合的方式,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共聚物,然后进行表面交联处理得到吸水速度小于10 s的高吸水性树脂,同时还研究了分散剂用量、丙酮用量和过硫酸铵用量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有机膨润土,每240 g中和液4 g有机澎润土,环乙烷为9~12 mL,交联剂用量为5%以下,乳化剂3.0 g左右,所得树脂吸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05.
丙烯酸和AMPS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优化的反应条件为:x(AMPS)=35%,丙烯酸中和度80%,w(引发剂)=0.1%,w(交联剂)=0.08%.在此条件下,合成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能力达550倍,吸w(NaCl)=0.9%的盐水溶液的能力达59倍.  相似文献   
306.
选用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作用下,于异丙醇溶液中聚合制得粉末涂料用流平剂。实验表明,丙烯酸的加入对涂膜光泽有增强作用。最佳原料配比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2:3:95,异丙醇:单体=2:1;引发剂用量为4%。  相似文献   
307.
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溶涨性能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 -丙烯酰胺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 .研究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并对反应动力学和共聚物的溶涨动力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8.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 :单体中和度 80 % ,m (引发剂 )∶m(单体 ) =0 .1∶10 0 ,m(交联剂 )∶m(单体 ) =0 0 5∶10 0 ,m(油相 )∶m(水相 ) =2 2∶1 0 ,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吸水率 (6 6 0g/g)和吸盐水率 (6 4g/g)最高 ,吸盐水速度较快 (2 9 6s) ,热稳定性良好 ,在 2 5 0℃以下热处理对其吸水性能无明显影响。引入非离子性单体聚丙烯酰胺AM ,使n (AM)∶n (AA +AM) =0 3∶1 0 ,能显著提高产物的吸水速度 (3s)和吸盐水率 (>10 0g/g)。水中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的存在使产物的吸水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09.
采用聚乙二醇 1 0 0 0固定液填充柱 ,甲苯为溶剂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物中残留单体 ,通过单纯形法优化得到的色谱条件为 :柱温 1 58℃ ,气化温度 1 72℃ ,载气流量 1 1 .53 m L/min,热导电流 1 4 5m A。所建立的方法对多种聚合物的残留单体能进行良好的分离。对丙烯酸丁酯方法回收率为 99.0 5% ,变异系数 1 .1 %  相似文献   
310.
淀粉接枝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了玉米淀粉和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有关聚合条件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在食品保鲜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优良的加压保水能力,在食品保鲜应用上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