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塔河油田抽油杆断裂情况,从抽油杆受力、运行环境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腐蚀损坏、疲劳破坏是导致抽油杆断裂的主要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抽油杆断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22.
稠油在油藏中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但在井筒流动中,流动阻力大大增加。稠油生产中,可以通过井筒掺稀油降粘方式,改善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掺稀油井筒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分析掺稀油工艺、掺稀油比例以及掺入温度对掺稀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24.
关键词 以“资格、条件、合格证书”为核心的3Q认证模式,使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在人才培养和评估方面有了可视化、可衡量的标准。认证模式的落实,加强了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对员工学历教育提升、职称评审、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方面的指导,全员素质明显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5.
杭州解放路隧道过沪杭铁路段的施工具有环境复杂、超浅埋超近距、大跨等特点,主要介绍本段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方法,对类似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
新型有机膨润土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铵盐,用其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钠基膨润土进行复合插层改性,制备得到一种新型有机膨润土;以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使用改性膨润土进行了吸附脱色实验,吸附完成后加入聚合氯化铝混凝。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投加聚合氯化铝相比,采用改性膨润土吸附后再混凝的方法处理废水,可显著提高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处理活性艳红X-3B、酸性大红GR与活性艳蓝X-BR三种模拟染料废水时,脱色率分别可达99.4%、84.8%和96.1%;以中试规模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调节池原水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51.6%和85.9%;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好氧生化出水,COD可由121.3mg/L降至65.4mg/L,色度由32倍降至8倍以下。  相似文献   
27.
针对用户参加P2P市场的积极性不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心理动机模型,制定针对不同场景的电价定价策略和用户优先级策略,提高用户P2P交易的参与度.针对交易市场存在的能源失衡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配电系统中微电网最优联盟匹配机制,确定微网间的最优联盟;设计一种层次联盟形成机制,形成微电网用户联盟.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交易策...  相似文献   
28.
新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及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为原料,三乙烯四胺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种阳离子型有机聚合物,并将其作为絮凝剂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研究了三乙烯四胺添加量、反应温度、n(环氧氯丙烷):n(二甲胺)、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黏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并考察了该聚合物用于造纸废水处理时,体系pH值、絮凝剂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pH值6.0~7.0、絮凝剂用量20 mg/L的条件下,废纸造纸废水的SS、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和75.2%,与常规絮凝剂PAC及PFS相比,该絮凝剂具有添加量少、絮凝沉降速度快、有害物质残余量低、处理效果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9.
针对塔河油田现有掺稀降黏工艺中稀油与稠油由同一吸入口进入,两者互相干扰致使掺混不均从而堵塞油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将稀油吸入口与稠油吸入口分开的分流式掺稀混配器。借鉴前人的混配效果评价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分流式掺稀混配器稀油吸入口直径、孔眼层数、开孔角度对混配效果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优化了分流式掺稀混配器的结构参数,最佳结构参数为稀油吸入口直径8.0 mm,沿轴向4层排布,开孔角度33°。分流式掺稀混配器的性能室内试验结果发现,稀油和稠油经过分流式掺稀混配器后,其混合均匀程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分流式掺稀混配器可以提高稀油与稠油的混合均匀程度,解决了因稀油和稠油掺混不均而堵塞油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2012年7月29日,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签订电力教育培训仿真系统开发合作协议,这是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网络培训系统建设进入崭新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在近2年的时间内,双方鼎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积极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共同打造集知识、技术、技能于一体的电力仿真培训平台,在电力仿真系统研发、网络培训资源建设、电力科技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绩。网络培训系统已成为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全员培训工作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