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5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探讨了9Cr18M_oR_E不铸钢磨片的化学成份的选择原则,以及本材质的各项性能指标。试验证明:该不铸钢具有高的耐磨性、足够的耐蚀性和较好的冲击韧性。磨片的使用寿命达1000小时以上,比普通白口铸铁磨片寿命高两倍多。说明9Cr18M_oR_E不铸钢是生产磨片产品的一种较好材质。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电磁继电器的制作过程和仿真分析.这种微继电器的大小约是4mm×4mm×0.5mm,主要采用普通的微加工技术来完成全部制作工艺.与传统继电器相比,这种继电器采用平面线圈来代替螺线管线圈,有利于MEMS工艺,并且提出了一种双支撑的悬臂梁结构做为活动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另外,还进行了一些有关线圈通过激励电流后对活动电极产生电磁力的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利用这些结果可以对这种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参数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3.
一种使用平面线圈结构的微型电磁继电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宇峰  李德胜 《电子器件》2002,25(3):214-219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平面线圈结构的微型电磁继电器的制造工艺和理论分析。这种继电器的大小大约是 4mm× 4mm× 0 .5mm ,工艺比较简单 ,主要采用光刻、蒸镀、电镀和腐蚀牺牲层等普通的微加工技术来完成全部制作工艺。因此可以大大地降低继电器的生产成本、物理尺寸和制造的复杂性。另外 ,还进行了一些有关线圈通过激励电流后对活动电极产生电磁力的理论计算和仿真 ,利用这些结果可以对这种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4.
一种定量测定钼系高速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机技术在图像仪上对钼系高速钢共晶碳化物的不均匀度进行了分析测定,试验数据用计算机进行拟合,并用试样分析验证了新方法测定结果的偏差值.结果表明:碳化物总面积百分数x1、碳化物条带的平均宽度x3、条带内碳化物占整个碳化物面积的比例x4等特征参数与衡量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的级别y之间的关系可定量表示为Y=-2.133 0 0.223 7x1-11.049 0x3 0.107 3x4,实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为了进一步提高固态白光光源的光效,探寻激发源与光效的关系,文章以菲涅尔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蓝光LED和LD作为激发源时,光能利用率随入射角及偏振角的关系.LED为激发源时,其光能利用率最大为96%;线偏振态LD为激发源时,入射角度为布儒斯特角、偏振角度为0°时,其光能利用率可达100%.研究表明在荧光转换型白光中,线偏振特性的LD相较于非偏振态的LED具有更好的光能利用率.基于所得结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D激发荧光粉获取白光的荧光粉模块,并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模拟结果与理论值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6.
为了实现列车模型在永磁斥力和电磁吸力共同作用下的动态稳定悬浮,提出了一种永磁悬浮电磁导向列车模型.研究了其机械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永磁铁组合斥力之间在空间三自由度方向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基本特性,研究了列车模型的力平衡特性、自适应性及稳定性,提出了列车模型截面三自由度平衡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对称机械结构并经合理组合分布的永磁铁能实现列车模型悬浮.  相似文献   
87.
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频率紧急协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当前面临的频率稳定问题及相关控制系统的技术现状,阐述了协调利用多直流功率紧急支援、联切抽蓄电厂泵工况机组,以及快速切除大规模可中断负荷等措施的频率紧急协调控制系统主要设计思路,并从系统总体架构、直流故障判据及主要控制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详细建设方案。最后介绍了该研究成果在华东电网的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及测试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88.
利用MMT-11N微机械疲劳试验系统对11.5 μm厚无基体支持的电镀铜薄膜试件的拉伸疲劳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件采用准LIGA工艺制作。试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采用载荷控制、脉动循环加载,载荷频率为20 Hz,得到了铜薄膜光滑试件和缺口试件的S-N曲线,根据传统宏观疲劳理论确定了铜薄膜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寿命曲线。利用修正局部应力—应变法对缺口试件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预测寿命与试验寿命误差在3.2倍因子之内,预测结果较好地符合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取半寿命周期的迟滞回线作为稳定迟滞回线在微机械疲劳中仍是可信的,局部应力—应变法亦可应用于微机电系统疲劳寿命预测,宏观疲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于描述微机械疲劳。  相似文献   
89.
套准偏差自动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多色印刷机多采用手动方式调整套准精度,自动化程度较低,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套准偏差自动检测方法。基于视觉成像原理拍摄套准标记图像,采用图像分析理论建立套准偏差计算方法。通过彩色图像矢量信号滤波法预处理标记图像并提取图像目标,给出青(C)、品红(M)、黄(Y)、黑(B)四种原色及其复合色像素的分色归类模型,在此基础上检测四种原色套准标记的边缘像素,进一步结合最小二乘和Hough变换法拟合套准标记的多条边缘直线,最后在图像中计算四种原色特征直线之间的偏移距离,通过视觉标定给出物空间的套准偏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检测套准偏差的精度高于20 μm,符合国家印刷行业标准规定的套准精度要求,适用于以C、M、Y、K合成原理为基础的双色、四色胶印系统。  相似文献   
90.
针对局部窗口K分布检测算法运算速度慢、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窗口K分布的快速舰船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迭代分割算法对原始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进行预筛选处理,根据预筛选选出潜在目标,在原始SAR图像中剔除潜在目标像素;然后利用背景图像计算二阶和四阶积分图像,在每一个像素点处采用滑动窗口的方式,在积分图像中进行加减计算确定所在位置的二四阶矩并估计K分布的参数;其次,确定概率密度函数后,通过求解函数得到检测阈值,根据检测阈值确定感兴趣区域;最后,通过模糊差影的鉴别方法对目标中的虚警目标进行进一步剔除,进而完成检测。通过实测SAR图像检测实验,积分算法与局部窗口的K分布算法相比将运算所需时间降低了50%,基于模糊差影的鉴别算法将品质因素由44.4%提高到100%。所提算法既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又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在进行SAR舰船自动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