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基本工具手段,在提升能源能效、助力传统产业转型、促进绿色低碳社会等方面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客观需求,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各相关方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新空间,持续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为各国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52.
工业设计与工程技术设计的衔接协作是一个长期困扰设计师和工程师的难题。随着云技术的出现,云制造与云设计概念相继的提出与发展,为问题的解决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53.
刘景兰  李立伟 《矿产勘查》2020,11(8):1754-1758
地下水是天津市重要的供水水源,构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分析污染物迁移规律,成为近年来"双源"管控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在收集天津市滨海地区123个钻孔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建立基于Markov链的多元地质统计方法,对水文地质层进行划分,建立了550m以浅地层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研究发现区内含水介质以细砂占比最大,含水层沉积环境多以河流冲积成因为主。区内地层在垂向分布上具有粘性土与砂性土的互层式结构,集中发育的砂层是各含水岩组供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真实地刻画出研究区的三维地质结构,该模型可为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54.
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宁河地区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样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地下水化学组成的4个主因子,通过对这4个因子分析研究可知:该地区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含水介质中易溶盐分组成和补给水高碳酸含量的影响;地下水中NH4+、NO3-和NO2-的广泛检出反映了化肥和农药的广泛施用、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污染等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新型液压—机械拉深模与工艺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型液压—机械拉深模装置,液压力能在拉深过程中形成径向推力、摩擦保持及流体润滑效应,建立与新型液压—机械拉深模相应的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添加节点力和单元力来实现径向推力和凹模腔压力建模。用建立的模型,设置与实际试验相一致的工艺参数,对08Al拉深钢板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径向推力和凹模腔液压力建模的正确性,为进一步进行液压—机械拉深工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外场对高分子体系作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外场条件对聚合物材料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温度场、力场和振荡场等几种主要外场对高聚物结构和性能的作用,评价了研究这类外场作用对高分子材料结构及制备影响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展望了聚合物材料外场影响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57.
在充分收集天津市七里海洼应急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化学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Piper图、散点图、Gibbs半对数图等方法对水化学特征及氟离子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为主,局部为HCO_3·Cl—Na,其形成主要受到岩石风化和蒸发沉淀两种因素的综合控制;而Ca~(2+)的富集会抑制水中氟的释放。同时,对水源地第Ⅴ含水组地下水进行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模拟路径上,该含水组地下水主要发生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岩盐、萤石等矿物的溶解反应,同时伴随有阳离子交换作用,矿化度明显升高,水化学类型由HCO_3—Na转变为HCO_3·Cl—Na。  相似文献   
58.
59.
石油化工园区作为地下水重点污染源之一,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可能对周边地下水构成污染风险。以北方沿海某石化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GMS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三维数值模型,对园区污水处理厂非正常状况下废水泄漏后石油类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物泄漏后的30年预测期内,污染物最远迁移约56 m,污染羽前缘尚未影响到下游地表水体。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滨海地区石化园区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针对城市污泥中部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以研制的新型钝化剂DTG-3为钝化材料,开展了城市污泥重金属钝化处理实验,重点考察了新型钝化剂DTG-3用量以及钝化处理时间对污泥中不同类型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并计算出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重金属稳定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钝化剂DTG-3的质量分数越大,钝化处理时间越长,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钝化处理效果相对就越好;当钝化处理时间为28d时,与钝化处理前相比,城市污泥中不同类型的重金属的残渣态含量均有所增大。另外,随着新型钝化剂DTG-3质量分数的逐渐增大以及钝化处理时间的延长,城市污泥钝化处理后的不同类型重金属的稳定系数均有所减小。综合考虑,推荐新型钝化剂DTG-3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5%,最佳钝化处理时间为28d,此时目标城市污泥经过钝化处理后的重金属Cu、Pb、Cr和Zn的稳定系数可分别降低至5.17、0.68、4.13和11.99,钝化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