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3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69篇
化学工业   194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38篇
建筑科学   56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58篇
水利工程   40篇
石油天然气   55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0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有效控制曙光煤矿+585水平中央水泵房围岩的失稳破坏,通过现场调研、钻孔窥视等方法,掌握硐室表面及深部围岩的破坏情况,围岩内存在三个相互独立的破碎区,据此提出层次注浆+高强稳定型锚梁网索修复加固技术,返修加固完成后进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半年后顶底板移近量稳定在70mm以下,两帮移近量稳定在40mm以下,硐室围岩变形及顶板深部岩层离层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所设计的返修加固方案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2.
玉米黏虫是平陆县玉米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玉米叶片全部吃光或仅剩叶脉,一般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研究其发生为害特点,对于保障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3.
针对大型铁路、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基础结构承载力的严格要求,为了探讨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承载大吨位、超长的灌注桩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的可行性,以G228国道浙江三门园里至宁海一市段跨海大桥工程为依托,计算了海上淤泥区超长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旗门港特大桥、海游港特大桥的四个测试桩为典型案例,运用自平衡检测结果且结合相关规范,根据实测值绘制出上下桩段的Q-s曲线、s-lgt曲线和s-lgQ曲线,分析其上下桩段的极限承载力变化,并且根据等效转换原理作出桩顶加载Q-s曲线图,确定桩顶在极限荷载下的位移。结果表明:采用自平衡法进行检测并建立加载曲线分析,成功解决了海上淤泥区斜拉桥超长桩极限承载力研究问题。进行研究的四个主墩测试桩在等效桩顶加载下,极限承载力均未超过设计容许承载力,最大位移分别为16.45 mm、16.14 mm、10.08 mm和8.18 mm,满足施工要求。自平衡法技术在G228国道三门园里至宁海一市段跨海大桥施工中的成功运用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4.
水能资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还可多次循环重复利用,对人类生活以及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5.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valve side winding voltage of the converter transformer, the ins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il-impregnated pressboard (OIP) of the converter transformer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AC transformer. The study on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creeping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OIP under combined AC–DC voltage is seriously inadequate. Therefo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P creepage discharge under combined AC–DC voltage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creepag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rom 70°C to 110 °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al discharge inception voltage and flashover voltage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times of low amplitude discharge (LAD) decrease and amplitude of LAD increases. Simultaneously, the times of high amplitude discharge (HAD) gradually increase at each stage of creepage discharge with higher temperature.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charge carriers easily accumulate and quickly migrate directional movement along the electric field ahead of discharging. The residual charge carriers are more easily dissipated after discharging. The ‘hump’ region of LAD moves to the direction of higher discharge magnitude. The interval time between two continuous discharges is shortened obviously. The concentration of HAD accele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OIP insulation creepage discharge. The temperature had an accelerating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scharge in the OIP under applying voltage.  相似文献   
96.
装配规划中基于割集的装配顺序生成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装配规划提出一种新的装配零件关系的描述方法,该方法应用改进的关联图-优先约束关联图,描述装配零件间的连接关系、优先关系及约束关系。在生成产品装配顺序时,充分地把装配优先关系与割集法副合到装配顺序搜索中,有效地生成产品所有满足装配条件的装配顺序,为装配规划提供参考的装配工艺路径。  相似文献   
97.
柴油机活塞销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柴油机活塞销的受力进行分析,利用美国MSC公司MSC.MARC进行三维非线性接触计算,并通过手工划分六面体网格有效提高计算精度,对活塞销的强度进行校核,为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采用共聚焦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微型毛细管电泳芯片检测器,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开发了一套与之匹配的信号处理软件。此检测器能够实现对芯片毛细管电泳信号的实时处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
基于Ezzat型分数阶广义热弹性理论,引入Kelvin-Voigt黏弹性模型建立了黏弹性中空圆柱热弹耦合动力模型,探讨了黏弹性中空圆柱热弹耦合问题。中空圆柱体内外表面均有一定约束,且在其外表面处施加热冲击作用。给出Ezzat型分数阶双相滞后广义热弹性理论下问题的控制方程,结合Laplace变换和数值反变换技术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最终得到中空圆柱中无量纲位移、温度、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黏弹性松弛时间因子和分数阶系数对各物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弹性松弛时间因子对于无量纲温度外的所有物理量均有明显影响,但对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分数阶系数对于所有物理量均有明显影响,在曲线峰值或谷值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0.
解耦燃烧原理最早于1995年被用于烟煤的低氮无烟燃烧,其通过分离燃料热解与半焦燃烧,打破两反应在传统燃烧方式中的耦合作用,并通过重构热解挥发分与半焦的燃烧反应,实现挥发分完全燃烧的同时有效还原燃烧生成的NO x。基于此方法的燃烧技术在1997年被定义为“解耦燃烧”。本文围绕固体燃料解耦燃烧高效低氮化原理、燃烧过程反应重构原则和反应过程定向调控关键要素,综合总结近三十年在煤炭与生物质解耦燃烧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民用及工业燃烧典型应用及其实现的燃烧强化效果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解耦燃烧耦合其他诸如燃料再燃、燃料或空气分级燃烧、流态重构燃烧等先进燃烧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空气污染物排放。解耦燃烧技术特别适合高含水燃料,对创新低阶煤和有机废弃物等的高效低氮燃烧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