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9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阐述了利用光纤准直器对组成的耦合光路的附加损耗产生的机理,证明大气湍流运动可引起该光路的附加损耗发生随机变化。根据湍流大气光传播原理,推导出了耦合光功率与光路参数和湍流参数关系式。分析表明:实际湍流大气造成的随机附加损耗主要取决于湍流强度。实验验证了利用该光路可在很短的空气间隙内获得湍流强度的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
大气光传播研究中的湍流谱与间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湍流大气中光传播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了湍流谱的适用性与局限性,考察了湍流特征尺度在光传播问题中的作用,构造了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湍流温度场的间歇性模型,为分析湍流间歇性对光传播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非醇盐溶胶-凝胶法首次制备了未见的B位掺杂烧绿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RE2Sn-xB‘xO7纳米微晶。发现应用该法要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制盏的纳米微晶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d3m、晶胞参数掺杂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气辐射特征进行目标探测的波段选择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介绍了通过大气光谱特征分析对大气层外目标进行探测的波段选择方法。在考虑目标本身辐射强度、背景大气的辐射强度、目标背景对比度、斜程大气透过率以及探测器的响应特性诸因素后进行波段选择。从而提高对目标的鉴别性能。选择中纬度夏季白天、无云城市气溶胶模式、春夏季气溶胶廓线以及背景平流层廓线和消光的大气条件,利用辐射传输计算软件MODTRAN计算了目标背景亮度、对比度以及透过率的典型光谱特征,并进行光谱特征分析,然后在其他大气模式下对所选波段进行了验证,从而选择出目标探测的最优波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醇盐溶胶-凝胶法首次制备了未见报道的B位掺杂烧绿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RE2Sn2-xB'xO7(RE=Sm,Ce;B’=Fe,Co,Ni;x=0~1.0)纳米微晶.发现应用该法可降低反应温度(约200℃),缩短反应时间.制备的纳米微晶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d3m,晶胞参数与掺杂量呈线住关系.通过红外光谱的研究,发现RE=Ce系列试样的吸收峰频率值均低于RE=Sm系列试样的对应吸收峰频率值:B'位不同离子的掺入,不仅导致BO6八面体的变形,出现相应的吸收峰,而且影响RE-O键的振动,使其频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学习借鉴国家BIM标准、其他省市BIM标准、部分企业BIM实施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项目BIM实施情况,借鉴社会公认的BIM技术应用成果,开展工务署BIM实施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工作。编制形成设计和施工《BIM普及应用指引》,并配套编制38项具体的BIM实施标准。从BIM招投标、BIM实施准备、BIM模型创建、BIM模型应用、BIM成果归档等方面规范BIM技术的全过程应用,有效提升工务署工程项目BIM实施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精密和超精密加工、高速和超高速加工以及自动化和数字化三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就如何提高我国机械加工技术水平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对地质表层进行勘探还是地质的整体结构以及性质分析等,这一切都是需要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然而地震勘探中所应用的专业仪器主要是负责检测,记录好地震中反射折波的传递时间。地球物理勘探可以通过多种地区的研究分析和地壳表层性质进行地质勘探。本文以下主要针对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依据观测数据给出沿海地区低层大气湍流的季节及日变化特征,以误码率、角跟踪精度以及调制传递函数和分辨率等作为衡量包括光通信设备、光电探测设备以及光电跟踪系统在海洋大气湍流环境下的性能指标,在局地均匀、各向同性Kolmogolov湍流谱以及Rytov近似假设的条件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误码率指标衡量,光通信系统的有效作用距离大大缩短;在中等湍流强度下,光电成像探测设备的湍流受限MTF及分辨率与系统的衍射受限MTF及分辨率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海洋大气湍流对短波、中波红外成像设备的影响已经大于衍射受限的影响,而对于长波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中等湍流强度下,相位起伏引起的角跟踪误差将从几微弧度上升到二十几微弧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红外辐射源发出稳定的宽带辐射信号,ABB Bomem MR170 FTIR光谱仪作为接收探测系统,组建了一套近地面野外大气红外大气透过率测量系统.通过FTIR得到的透过率与MOTRAN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虽然具有较好的相关度,但是在透过率较高的波段(2500~3000 cm-1,4400~4800cm->)数据仍会有较大差别.结合水汽的变化情况,分析了2400 cm-1的透过率随时间变化情况,说明在局地环境下水汽参数变化会对模型计算的大气透过率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