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9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研究矸石充填体充入井下采空区后与围岩及煤柱的相互作用力学机理,基于矸石三向压实试验对矸石充填体与围岩协同承载效应开展研究工作,并对矸石充填开采条件下的充填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研究分析了矸石体积压缩率与各试验参数存在的定量函数关系;构建"充填体-围岩-煤柱"协同承载模型,阐明了充填体、围岩、煤柱三者共同对上覆岩层的承载控...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完整、开口周边加强及开口加口盖3种型式的复合材料三分之一柱面壳的压缩屈曲性能,考查了3种典型复合材料柱面壳的轴压屈曲强度,分析了开口及口盖对柱面壳压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口大大降低了柱面壳的轴压屈曲强度;口盖可以部分恢复其强度,但很难达到开口之前的水平.进行了开口加口盖经编织物铺层三分之一柱面壳轴向压缩试验,其轴压屈曲强度比用平面织物制造的相同结构的降低很多.为了探究其轴压屈曲强度比同类结构偏低很多的原因,进行了非均匀加载复合材料柱面壳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柱面壳边界不均匀加载会降低其承载能力,根据柱面壳刚度分布制定边界载荷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3.
宽带、圆偏振的宏-微脉冲激光能够有效地激发大气中间层钠原子,为自适应光学波前探测提供较多的回波光子数。在二能级光学Bloch方程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大气湍流模式下激光光强在大气中间层的分布,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三种大气湍流模式下的钠信标回波光子数,然后根据经验确定大气相干长度的范围,估算宏-微脉冲激发钠信标回波光子数的平均值,所得的平均值与实验测量值比较接近。由于宏-微脉冲激光与钠原子作用可以忽略反冲、下抽运、地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用计算有效截面的方法估算钠信标回波光子数。但是由于这种方法没有考虑激光的偏振态、光束质量因子以及光强的随机分布对钠原子激发态概率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相似文献   
24.
针对多速率信号处理中抽取和内插过程对信号频谱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对整数倍抽取和整数倍零值内插后的信号频谱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抽取和内插后信号频谱的变化规律及避免频谱混叠的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整数倍抽取和整数倍零值内插后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最后说明了在多速率信号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26.
大气光学特性对目标成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吸收、散射和湍流效应导致地球大气中的图像恶化.大气光学特性具有复杂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性,不能简单地评价其对目标成像的影响.要透彻地了解红外成像系统在使用地区受大气影响的全貌,必须全面地分析各种可能的大气状态,使用概率进行评价.分析了导致图像恶化的大气因素和大气介质的调制传递函数.以大气消光系数和大气Fried参数为例说明了大气光学特性对红外目标成像影响的复杂性.介绍了图像恶化的修正方法以及应用这些方法时必须获取的大气光学参数和大气光学探测技术,为相关应用分析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27.
风场下自然地表红外辐射统计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考虑风场存在时热对流的作用,并根据自然地表的热平衡方程分析了自然地表红外辐射的统计特性,分析中采用一级近似,结果表明,风场的存在将使地表温度的概率分布产生明显改变,峰值及平均温度趋近地表附近空气的稳定温度,并导致地表热辐射图像对比度的显著降低,文中还提出了热对流效应的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28.
地空激光大气斜程传输湍流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气湍流效应是制约各种激光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多层相位屏的模拟方法,针对地空激光大气的长距离斜程传输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通过变化天顶角、光束初始半径和激光波长等传输条件,定量分析了光束的有效半径、相对真空扩展倍数、光斑质心漂移均方根和63.2%环围能量的平均功率密度等统计参量在不同传输条件下受湍流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顶角越大,湍流效应越强,光束受到湍流的影响越大;波长越短,光束受到湍流的影响越强;光斑的漂移随光束初始半径的增大而减小,且与波长无关;在湍流效应和衍射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光束有效半径和63.2%环围能量的功率密度随波长和光束初始半径均不是单调变化.这可为激光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和性能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29.
基于散射法原理的能见度及气溶胶消光特性测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各种半径为0.01~20μm的固体和液体粒子,它们对光的影响表现为散射和吸收,是致使大气中光波传输时能量损失的原因之一.介绍了两种测量大气气溶胶光散射特性的仪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和三波长积分浊度计,通过在合肥地区系统的测量,获得了该地区大气能见度和气溶胶消光的统计特征,为有关光学工程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比分析了两种设备测量结果,为提高探测精度,将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放在一起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满足特殊试验要求的第一手数据,夏秋两季的能见度较高时,平均能见度的最大值超过10 000 m.实验结果对于大气环境评价和辐射气候效应及有关光学试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蔡俊  李学彬  武鹏飞  吴晓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11):1111002-1111002(7)
大气光学湍流的存在会严重制约光学系统的性能。为了能够降低大气湍流的影响,满足光电工程的应用,准确地估算出不同场景下的大气光学湍流廓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Tatarski光学湍流参数化方案和广泛应用的外尺度模式,利用探空仪测量的气象探空数据,对内陆(合肥)、海陆交界处(茂名)和远海海洋这三个不同环境下的大气光学湍流廓线进行估算。将合肥和茂名两地的估算值与实际观测的廓线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在变化趋势和量级上相近,为该模式估算远海海洋的大气光学湍流廓线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估算出不同环境下的光学湍流廓线。此外,还发现高空光学湍流的发生与风切变和温度梯度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