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99篇
电工技术   172篇
综合类   80篇
化学工业   187篇
金属工艺   86篇
机械仪表   185篇
建筑科学   156篇
矿业工程   58篇
能源动力   46篇
轻工业   148篇
水利工程   76篇
石油天然气   85篇
武器工业   34篇
无线电   1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7篇
冶金工业   36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18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为研究爆炸地冲击作用下深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破坏模式和损伤机理,以岩石介质中的深埋直墙圆拱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开展了缩尺比为1∶20、比例爆距为1.69的正顶两次爆炸地冲击作用下地下结构的缩尺试验,对试验的宏观现象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次爆炸和二次爆炸作用下,围岩模型表面和装药口附近破坏状况较为严重,地下结构的破坏较为轻微,结构整体产生向下的压弯变形,拱顶内表面产生一条轴向裂纹;爆炸地冲击作用下,深埋地下结构模型的反应以整体振动为主,加速度响应较大,还原到原型结构的拱顶和底板峰值加速度最大可达107.05g和97.15g;初次爆炸中结构上部的围岩破坏以及拱顶位置处的轴向裂缝导致局部刚度减小,二次爆炸时,结构拱顶位置处的局部加速度反应有所增大;而初次爆炸形成的围岩破碎区及裂缝加剧了二次爆炸时地冲击波能量的衰减,导致结构承受的地冲击压力减小,结构应变及底板位置处的加速度响应减小;原型结构底板位置处对应于人体自振周期范围内的谱加速度最大超过10g,存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72.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地质背景复杂,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其反射特征多变;并且存在低速硅质白云岩,其纵波阻抗与储层接近,利用单一纵波无法准确区分硅质白云岩与储层。因此储层预测难度较大。而多波技术在储层预测、流体识别、裂缝检测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为此在纵波处理的基础上,针对该区转换波资料处理的难点,采用了改进的转换波静校正技术、转换波高分辨处理技术和转换波各项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解决了该区转换波深层成像问题,获得了高质量的转换波地震资料;同时通过多波层位标定和层位匹配,消除了纵波和转换波的旅行时差,将转换波压缩至纵波时间域,二者波组对应关系较好,结合测井数据的统计和实际纵波和转换波剖面的对比分析,利用横波阻抗能够有效区分低速的硅质云岩和储层,提高了该区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73.
当负压沉箱被用作深水管汇或管道终端基础时,除了受到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弯矩,还会受到扭矩,扭矩可能降低沉箱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和抗弯能力。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法研究复合加载条件下典型沉箱(长径比介于1~2之间)与正常固结黏性土的相互作用,考虑安装造成的沉箱侧壁周围土体的弱化,得到了不排水条件下沉箱单向最大扭矩,探索了扭矩与不同荷载分量联合作用时承载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当扭矩不超过20%的抗扭转能力时,可以忽略扭矩对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或抗弯能力的影响;当扭矩介于抗扭转能力的20%~80%时,其他承载力分量最多降低20%。提出了能够用于工程设计的扭矩对其他荷载分量抗力的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974.
为研究一种采用中心分级贫燃预混技术的低排放垃圾填埋气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采用单头部燃烧室,以2种垃圾填埋气LFG1、LFG2和天然气为燃料,进行了燃烧性能实验。考察了3种燃料的点火特性以及在发动机全负荷状态下,不同主燃级喷口位置、值班级与主燃级燃料分配比例(燃料分配比)对燃烧室污染物排放、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空气流量0.15~0.50 kg/s范围内,天然气的点火燃空比为0.000 65~0.002 50,2种垃圾填埋气的点火燃空比为0.004 04~0.006 20,均符合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标准;随着燃料分配比在0.2~0.5变化,3种燃料存在不同的燃料分配比,使得燃烧效率更高,污染物排放水平更低;选用燃料分配比0.3与0.4的工况下,主燃级喷口位置由旋流器前调整为旋流器中间位置后,提高了LFG2与天然气的燃烧效率,但增加了LFG1与天然气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975.
模拟降水极值对于城市防洪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京、深圳、济南1952—2012年的日降水资料,采用广义极值分布(GEV)与广义帕累托分布(GPD)分别模拟三个城市的年最大降水与超阈值降水序列,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识别参数,并对模拟结果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发现,MCMC方法在GEV与GPD参数的贝叶斯估计中行之有效,所识别最佳模型的相关性系数与确定性系数均普遍高达0.95,降水极值的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普遍低于0.6 mm与2.5 mm,且所获得的模拟值置信区间性质优良;采用GEV得到相同重现期的设计暴雨更大,采用GPD得到的模拟值置信区间性质更优;GEV与GPD对于不同地区的适用性不同,在模拟区域降水极值时应综合运用多种分布。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军机多机机务准备工作内容繁杂、人员多、不易组织等问题,对多机机务准备进行优化研究.在分析单机保障组机务准备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多机机务准备流程数学模型,引入改进GA算法来求解此模型.结合具体实例,分别使用传统GA和改进GA进行仿真计算,仿真得到了机务准备流程的甘特图.仿真结果表明:改进GA算法克服了传统GA运算量大和种群规模过大等困难,能快速收敛,优化了机务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977.
研究了酸性条件下,利用恒电流直接还原模拟废水中的Cr(Ⅵ)。结果表明,低浓度Cr(Ⅵ)在350 nm处符合郎伯-比尔定律,且Cr(Ⅵ)还原降解曲线均呈较强线性关系,由此建立模型得到反应速率与60 m in时的还原降解率的对应关系,并用模型导出的速率/电流效率系数Γ代替瞬时电流效率和平均电流效率进行分析。Cr(Ⅵ)反应控制条件分为3个区间,从0.2 mA/cm2到1.0 mA/cm2控制条件为电流因素,模型ICE=1,Γ相对最大且较为恒定。1.0 mA/cm2到2.0 mA/cm2,ICE<1,控制条件转为体相对流传质,Γ/i呈双曲线形。2.0 mA/cm2到15.0 mA/cm2,ICE<1,控制条件为电解产生气泡间接加强对流传质,Γ/i变化平稳且存在极限。  相似文献   
978.
混凝法处理含硅酸盐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氢氧化钙、氧化镁、复配硫酸铁和氧化镁等几种无机分子混凝剂处理含硅酸盐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实验表明,随着氢氧化钙投加量的增加,硅的去除率增加,当m[Ca(OH)2]:m(SiO3^2-)达到20:1时,硅的去除率可达98.8%。同样随着氧化镁的投加量的增加,硅的去除率增加,当m(MgO):m(SiO3^2-)达到20:1时硅的脱除效果最好,脱除率为64.7%。保持m(MgO):m(SiO3^2-)不变,同时加入一定的Fe2(SO4)3溶液,可以使脱除率达到82.4%,比单独加入MgO时去除率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还证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979.
制备了烃油乳液型消泡剂,研究了原料、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乳化体系及配比等对制备烃油乳液型消泡剂的影响;考察了该消泡剂在丁腈胶乳(NBRL)后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与进口消泡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制备烃油乳液型消泡剂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高碳脂肪酸/烷基醇胺(质量比)为2.8/1,液体石蜡/高碳脂肪酸(质量比)为4.5/1,酯化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3.5 h;在水溶液及NBRL体系中,烃油乳液型消泡剂与进口消泡剂相比,其消泡性能相当或更好;加入适量消泡剂,NBRL后处理装置泡沫抑制情况较好,对丁腈橡胶产品的性质及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80.
葛君  王栋  鲁弘懿 《辽宁化工》2006,35(8):451-453
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苯胺在铂电极上不同浓度、pH值和不同扫描速率等条件下的电化学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苯胺未出现明显的氧化还原峰,氯苯、苯甲酸分别出现了2个氧化峰和1个还原峰;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氯苯和苯甲酸峰电流密度呈减小趋势,而苯胺峰电流密度增大,这可能与氨基、氯、羧基的Hammet常数和溶液的pH值有关,Hammet常数越小易于发生亲电攻击;苯胺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相比大约为1,接近于可逆反应,苯胺的可逆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