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电工技术   119篇
综合类   115篇
化学工业   232篇
金属工艺   91篇
机械仪表   148篇
建筑科学   176篇
矿业工程   70篇
能源动力   62篇
轻工业   91篇
水利工程   63篇
石油天然气   83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2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1篇
冶金工业   73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铁—钼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表面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非晶态Fe-Mo合金镀层在室温下的原碱性镀液中或其他溶液介质中的表面电位、表面形貌的变化。表面电位变正了约200mV,表面形貌为放射花纹状图案。而晶态的Fe-Mo合金镀层则没有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22.
以实例分析益发的蒸发器冷却管截面积变小的原因,并摸索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3.
24.
25.
温度对Ni—P化学镀层结合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弯曲法、划痕法研究了镀后加热温度对Ni-P化学镀层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后退火温度越高,镀层结合力越好,但温度过高时,镀层硬度将下降。用金相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探讨了镀后退火温度影响结合力的机理。结果指出:退火时将在镀层和基体界面上发生Ni与Fe的互扩散,形成Ni-Fe合金扩散层,从而提高了结合力。为了能在保证镀层硬度的前提下提高结合力,本文提出了二次镀覆的设想,获得较好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6.
对Zn-22%Al超塑性合金进行了等温超塑压缩试验。在相同的温度、变形速率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变形强度与流动应力及硬度,以及在相同的温度、变形程度条件下,不同的变形速率与流动应力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教育发展周期比王朝盛衰周期长。在同一教育发展周期内,王朝的衰落带来教育发展的小幅波动,新王朝创立之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修复原有的教育结构。而当教育结构自身开始坍塌的时候,王朝的衰落则明显加快这一坍塌的过程。教育结构的重建一般需要几个世纪,这一时期内王朝频繁更替,教育与王朝政治处于两衰的恶性循环中。教育与王朝政治的依存关系形成于春秋战国,巩固于西汉。僵硬的教育结构与人的创造力构成持续的冲突,最终导致教育结构的坍塌。  相似文献   
28.
徐朔  钦淑钧 《中氮肥》1989,(2):22-26
本文分析了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过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分析了MDEA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机理以及该过程降低能耗的可能性;通过实验筛选出活化MDEA脱碳过程中较好的活化剂,测定了活化MDEA的相平衡数据和动力学过程。比较几种脱碳过程。得出活性MDEA脱碳过程是当今低能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正> 河南省桐柏县有吴城盐碱矿和安棚液体碱矿两处,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天然碱矿产区。由于两矿属于下第三系为主的新生代地质矿藏,埋藏较深,吴城矿埋深为700米,安棚矿埋深为2080米以下。吴城矿在七十年代初期被发现,安棚液体碱矿于1976年被发现,历经几年的试采,已取得不少进展。现将所了解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0.
使用DMA55型精密密度和DMA512型高压外测量池,测定了乙醇-乙酸乙酯体系在温度范围内228.15K至318.15K和压力从常压至19.5MPa下的液体密度。应用三重随机局部组成密度模型,预测了该体系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密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