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0篇
  免费   867篇
  国内免费   595篇
电工技术   120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272篇
化学工业   1718篇
金属工艺   754篇
机械仪表   1100篇
建筑科学   1992篇
矿业工程   1018篇
能源动力   354篇
轻工业   1747篇
水利工程   1027篇
石油天然气   762篇
武器工业   206篇
无线电   14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7篇
冶金工业   695篇
原子能技术   188篇
自动化技术   172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1240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787篇
  2011年   863篇
  2010年   813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752篇
  2007年   957篇
  2006年   891篇
  2005年   815篇
  2004年   697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474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568篇
  1999年   566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366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重点介绍实施铁水远距离铁路运输系统在保证铁水温度和运输安全方面的创新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2.
对农业灌溉中的节水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3.
薄膜润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薄膜润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泛研究的新型润滑状态。它是界于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之间的一种过渡润滑状态,有着自己独特的润滑规律。文章回顾了薄膜润滑的研究历史,包括薄膜润滑概念的提出、测试技术的发展、薄膜润滑的膜厚特性、润滑机理探索以及计算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44.
[案情回放]2003年3月15日,远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公司)与朝阳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朝阳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朝阳公司承建国际商贸中心大厦,35层框架结构,总高  相似文献   
45.
激电法找油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电法是非地震物探手段中的一种,由于油气在向上渗透的过程中会与地层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形成次生黄铁矿,激电法正是通过发现油气藏上方形成的次生黄铁矿晕来寻找油气的一种间接找油方法。通过详细介绍激电法寻找油气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等,从实践角度论述了激电法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范围及其特点,最后通过兴例说明了其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6.
河南省许昌市城管支队一大队对重点、难点管理路段尝试实行“片管”制度.及时、详细了解管理动态.使管理关口前移,不仅把握住了管理的主动权.而且得到管理对象和市民群众的一致认可,管理成效十分显.  相似文献   
47.
1.建立油井管理基础信息库 油井信息管理的基础是油井的资料共享。油井的资料包括动态资料如产量、含水、液面等等,静态资料如下泵深度、油层中深等。这些资料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料,它们对分析油井生产现状以及产量预测、区块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可共享的数据库系统,这仅仅是最基础的一步,下—步是能对这些资料、井、区块进行分析、整理,提出  相似文献   
48.
49.
回复应变退火对铁锰硅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孙广平  李建忱 《功能材料》1997,28(4):372-375
结果表明,预应变后的合金经回复应变退火后,组织转变分为三个阶段,形状记忆效应主要产生于475℃以前第一阶段的应力诱发ε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475℃以后的各阶段组织转变对形状记忆的效应不产生贡献。适宜的回复应变退火温度为500℃。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