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磁性复合流体(Magnetic Compound Fluid,MCF)具有优异的抛光性能,然而MCF抛光液中的水分在抛光过程中流失,抛光性能随之降低,这将增加抛光成本并严重影响MCF抛光的工程应用。针对磁性复合流体抛光液在抛光过程中水分流失的问题,探究了抛光过程中MCF水分含量对MCF形貌特征、抛光区域温度、正压力与抛光质量的关系,构建MCF中水分对抛光质量的影响机理。首先,分析了抛光过程中不同水分占比抛光液对抛光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工业相机观察MCF抛光液抛光前后的形貌特征。然后,通过总结抛光过程温升-磁流体状态-抛光作用力-抛光质量的内在联系,构建不同水分含量MCF的抛光机理。最后,通过向MCF抛光液中定量补充水分,有效地缓解了MCF抛光液抛光效果降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1)当MCF抛光液水分占比为45%时初始抛光效果较好,抛光10 min内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由0.410μm下降到0.007μm;而使用已持续抛光50 min的MCF加工10 min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由0.576μm下降到0.173μm。MCF随着抛光时间的增加MCF抛光性能大幅下降;(2)随着抛光液中含水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212.
从乳胶粒的成膜驱动力入手,研究了在乳液中加入pH敏感的水溶性氨基聚合物,利用特定条件下,氨基聚合物破坏乳胶粒的双电层,从而克服乳胶粒聚结的斥力,促使乳胶粒快速聚结成膜。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氨基聚合物的制备、氨基聚合物与乳液稳定共存的条件以及对乳液干燥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3.
针对电厂状态检修的研究现状以及从维护决策对信息需求出发,提出基于多智能代理的机组诊断服务器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了诊断服务智能代理与监控系统(SCADA)、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各个专项监测智能代理单元之间的协作机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功能和软件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开发实现了基于多智能代理的机组诊断服务器并实际应用到葛洲坝电厂,使电厂在信息集成、全状态监测和协同交互诊断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而且具有很好的开放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14.
换热器在强化传热方面的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系数低,已不能满足节能降耗的需要。高效换热器的问世及应用,为强化传热、节能降耗提供了可能和途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15.
对湖南某钨矿山中部采集样开展了重介质预抛及白钨常温浮选试验研究。重介质预抛试验结果表明,以-15+0.5 mm粒级作为预抛给矿,在重介质密度2.37 g/cm3条件下,可获得抛尾产率31.37%,沉砂WO3品位、回收率分别为0.34%、96.62%的良好指标; 脱硫浮选-白钨常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重介质预抛对WO3在含硫产品中的作业损失率影响不大; 但不预抛、原矿直接入磨浮选会导致更多的钨矿物存在于中矿产品中。闭路试验结果表明,经重介质预抛后,常温浮选钨精矿WO3品位、回收率分别为5.50%、84.15%。中部采集样采用重介质旋流器预抛不但有利于改善钨产品质量指标,还有助于尾矿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16.
脂肪酸和水玻璃是白钨矿浮选中的经典浮选药剂,在国内外大型白钨矿矿山中广泛应用。水玻璃可以有效抑制硅酸盐、方解石等典型脉石矿物,但是用量极大(6~10 kg/t),不仅会抑制部分白钨矿矿物上浮,也会导致一系列废水净化和回水利用难题。本研究针对这一难题,设计开发新型小分子抑制剂CS,取代大部分水玻璃,并以湖南某白钨矿为研究对象开展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抑制能力,可高效吸附于方解石表面;常温浮选作业中,CS可替代自身用量4~5倍的水玻璃,同时可提高白钨浮选回收率4个百分点以上。新型小分子抑制剂CS为解决经典钨矿浮选工艺中高水玻璃用量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17.
微织构刀具制备技术及加工性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兴起,国家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削作为一种常用的加工手段,其刀具性能的提高也备受关注.在刀具表面制备织构是提高刀具性能的一项先进技术,该技术可以改善刀具的切削性能,从而提高基材的加工表面质量并延长刀具寿命.研究表明,刀具表面的织构通过减小刀具与切屑间的接触长度并改善摩擦条件,有助于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此外,织构还可以储存润滑剂,有助于实现微量润滑,从而使加工过程更加环保;因此,微织构刀具能有效缓解现有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切削热过多和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微织构刀具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梳理了织构的制备技术,分析了微织构刀具的作用机理,总结了表面织构对刀具性能、切削性能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以及微织构刀具的应用领域.最后指出了微织构刀具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微织构刀具领域后续开展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8.
为了明确B2O3对高铝低镁渣稳定性的影响,基于现场高炉渣的实际成分,通过熔体物性测定仪、Factsage软件、XPS光谱分析了B2O3对炉渣粘度和炉渣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炉渣粘度降低;当炉渣温度低于1360℃时,炉渣随着B2O3的增加稳定性增强;炉渣温度为1216℃, B2O3质量分数2.0%时,炉渣的稳定性最好。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炉渣的液相区逐渐向MgO的区域扩大, B2O3的加入不仅改善了MgO含量过高引起的炉渣难熔现象,同时提高了炉渣在二元碱度波动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19.
水电厂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化融合"的日益推进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使水电厂工控系统网络安全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对水电厂工控系统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及早发现和识别水电厂工控系统潜在风险的重要手段,文中阐述水电厂工控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分析计算以及风险处置等。  相似文献   
220.
桥梁在我国基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桥梁方案比选是整个桥梁设计中重要一环,本文以东平河特大桥设计方案比选为例子,阐明工程造价在桥梁设计方案比选中的应用,并提出工程造价在桥梁设计方案比选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