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52篇
金属工艺   49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471.
针对建筑群外埋地燃气管道穿孔泄漏问题,利用Gambit2.4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并运用CFD软件Fluent14.0分别对不同环境温度、湿度条件下,燃气在土壤和大气中的连续泄漏扩散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耦合作用下对燃气扩散的影响及浓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泄漏口喷出的燃气首先在土壤层中迅速扩散,致使上方地表附近的浓度值很快达到了爆炸下限和上限。透过地表的燃气遇到两侧建筑物时,在迎风侧和背风侧方向分别形成不同的浓度扩散区域。受不同湿度和温度的影响,部分建筑物表面的预警浓度所处高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案例研究结果可评估燃气泄漏事故的范围大小和指导人员及时有效地疏散。  相似文献   
472.
为了高效制备稀有人参皂苷C-Mc和CMc1,调取了Terrabacter ginsenosidimutans中的人参皂苷酶基因,构建载体GST-bgpA,并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C41(DE3)中表达,得到人参皂苷3-O-β-D-葡萄糖苷酶。该酶分子质量为72.4 kDa,转化人参皂苷Rc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米氏常数Km值为6.25 mmol/L,Vm值为19.6 mmol/(h·L)。为了降低成本,利用粗酶转化人参皂苷Rc制备C-Mc1和C-Mc。粗酶制备C-Mc1的反应条件:20 g/L的人参皂苷Rc在40℃下酶反应24 h;制备C-Mc的反应条件:5 g/L的人参皂苷Rc在40℃下酶反应60 h。此条件下,粗酶转化制备并分离纯化得到C-Mc1和C-Mc的单体,并经HPLC检测,其纯度均在90%以上。C-Mc1的酶转化制备:产物得到C-Mc和C-Mc1,其摩尔得率分别为74.9%和11.1%。C-Mc的酶转化制备:C-Mc的摩尔得率为93.2%。该研究为稀有人参皂苷C-Mc和C-Mc1产业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3.
豆猛 《中州煤炭》2023,(6):121-126
为了降低黄河湿地重金属污染,针对黄河湿地地质特征与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展开研究。以黄河中部的湿地作为研究区域,分析该区域概况与湿地地质特征;采集研究区域土壤样品,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As含量进行分析,研究重金属Cu、Zn、As在该湿地生态功能区域内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0~30 cm深度土层和对于30~50 cm深度土层的重金属含量均值都比背景值高,且平均含量排序为Zn>Cu>As, 5个功能区中,深度0~30 cm和30~50 cm土层的重金属Cu在三门峡库区的平均含量最高,约为背景值的2.5倍和2.12倍,深度0~30 cm和30~50 cm土层的重金属Zn在三门峡库区和宁夏平原区的平均含量最高,大约为背景值的2.35倍和2.59倍,深度0~30 cm和30~50 cm土层的重金属As在黄河源区和宁夏平原区的平均含量最高,大约为背景值的5.55倍和5.91倍。并以上述分析结果为依据,针对黄河湿地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的实际情况,提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与微生物修复3种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474.
子阵技术是大型相控阵系统成本控制的关键手段,文中介绍了基于凸松弛优化的两类非规则子阵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子阵划分模型;然后,介绍了基于迭代凸松弛规划的求解方法和基于加权L_(1)范数迭代凸优化的求解方法,这两种方法均能实现子阵精确覆盖,但电性能和计算效率存在一定差异,可根据不同运用需求选择求解方法;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这两类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5.
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问题,分析煤炭企业现状,结合去产能关闭退出矿井和现役矿井特点,指出各煤炭企业集团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提出应对路径以及“十四五”时期关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建议。从而达到更好应对双碳形势下企业转型,促进煤炭行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76.
477.
为深入研究稠油高温管道的阴极保护规律,明确温度对最大阴极保护电位的影响,采用恒电位极化结合慢应变速率拉伸测试(Slow Strain Rate Test),分析了L450钢在不同温度模拟土壤溶液中的最大阴极保护电位。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慢应变速率拉伸测试试样的断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分析试样表面沉积层组分。结果表明:在温度从20℃上升到60℃的过程中,施加相同阴极保护电位时,温度越高,氢含量和氢扩散速率越高,阴极析氢反应增强,更易导致氢脆现象发生;随着温度升高,断面收缩率损失系数越大,L450钢氢脆敏感性增强,最大阴极保护电位负向移动,从-1 200 mV(CSE)降低到-1 400 mV(CSE);增大施加阴极保护电位,拉伸断口形貌从典型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特征转变;而当温度升高至80℃时,溶液中Ca2+离子与Mg2+离子在L450钢表面形成沉积层,降低了氢扩散速率,因此L450钢试样断面收缩率损失系数较小,断口为明显的韧性断口形貌,不具有明显氢损伤敏感性,此时,L450钢的最大阴极保护电位不应超过-1 500 mV(CSE)。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价管...  相似文献   
478.
电势诱导衰减(PID)测试被用于验证光伏组件在长期高电压作用下的功率衰减影响,但不同实验室的PID测试结果常存在偏差。本文结合实验室中易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关键环节,发现样品稳定状态、样品缺陷、电气连接、人员操作、测试条件等均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导致实验室测试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479.
采用Abaqus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海底电缆-海床数值模型,分析地形曲率半径对海底电缆静态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梯形海床坡顶处电缆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相同曲率半径下,坡顶处电缆应力远大于坡脚,即在相同曲率半径下,电缆在海岭处的应力大于海沟;当曲率半径增大时,坡顶处电缆应力显著减小,其他位置电缆受力无明显变化。研究成果可为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