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4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为有效提高高黏度、低流度原油的流动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性降黏剂AVR进行了系统的性能研究,考察了碱和聚合物的加入对AVR降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两性降黏剂AVR的降黏效率可达82%以上,能够改变亲油表面润湿性,41 秒内可有效剥离亲油表面油膜,体系界面张力可达1.8×10-2 mN/m;碱的加入有利于明显改善两性降黏剂AVR的性能,尤其添加Na2CO3后,体系降黏率提高到85%以上,剥离油膜时间缩短为10秒,在15 分钟内迅速达到油水超低界面张力(小于1.0×10-2 mN/m),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界面张力仍呈现下降趋势;聚合物浓度在100~500 mg/L范围内,两性降黏剂AVR体系的降黏效率达80%以上,体系仍然可达超低界面张力。新型两性降黏剂AVR分子通过缔合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使溶液具有一定的黏度,可通过地层小孔道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两性降黏剂AVR溶液抗剪切性能良好,高速(5000 r/min)剪切60 秒后,黏度保留率达86%;注入性良好,可有效通过0.2 μm以上的核孔膜,且黏度保留率在90%以上。图5 表5 参13  相似文献   
52.
从金属材料的固溶强化、弥散强化、细晶强化以及相变强化等理论出发,选择和设计合警紫焊接材料和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堆焊修复薄板冷轧辊。堆焊试验结果表明,堆焊层无裂纹,平均硬度为HRC59.5,经实际生产验证,满足了冷轧辊的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3.
我厂生产的货车用制动机上,有不少带有交叉斜孔(气路孔)的阀盖类零件。由于该类零件生产批量大,通常需要采用专用钻模加工。如图1所示的放风  相似文献   
54.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由于油管的内腐蚀严重,时常发生穿孔、断裂事故,直接影响了油气田的正常生产和动态监测工作.为了弄清油气井腐蚀原因,在广泛调研CO2腐蚀的基础上,认为影响腐蚀速度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环境温度、CO2分压、pH值、流速等,结合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基于NORSOK腐蚀模型建立了更适合于油田实际的腐蚀预测模型,进行了影响腐蚀速度的敏感性分析,拓宽了NORSOK腐蚀模型的应用范围.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说明该模型可以应用于油气田复杂环境腐蚀情况并能得到较好的分析判断结果,为油田注采CO2管材防腐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预热效果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井组的见产速度和生产效果均有直接影响,研究高效的预热方式对提高SAGD开发效果有重要意义。以现场快速均匀启动试验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快速均匀启动技术的高压扩容机理,并优化了快速均匀启动操作压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注采井间形成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和高含水带,可以加速蒸汽与岩石之间的热对流,从而实现双水平井井间快速均匀热连通;快速均匀启动存在最佳操作压力,该压力与油藏地应力及岩石变形特征相关。进一步结合现场生产动态数据,分析了快速均匀启动技术的实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快速均匀启动井组的预热天数明显减少,预热阶段节省了蒸汽注入量,转生产后早期生产效果有显著提高,对指导稠油油藏SAGD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井控制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和解析方法,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采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在蒸汽腔中,流动以重力泄油为主,压力梯度较低;在注汽井和采油井间汽液界面下的流体流动规律与蒸汽腔中靠重力泄流为主不同,汽液界面下的流动以注汽井和采油井间的压力驱替为主,压力梯度相对较高。在认识采油井压力梯度分布的基础上,运用离散化井筒模型对采油井的汽阻温度(sub-cool)控制进行了优化,并与现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采油井的汽阻温度控制在10~15℃为宜。  相似文献   
57.
常规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发生伤害的具体区域,同时也缺少对敏感性伤害程度的定量评价。以2块采自同一层位的岩心为例,利用CT扫描技术开展储层水敏伤害评价实验研究,分别开展水驱和“设计”水驱实验,同时基于CT扫描原理建立相应的水敏伤害评价方法。水驱实验中注入压力和CT值的变化表明,实验用水与岩心接触时存在很强的水敏伤害。在“设计”水驱实验中,分析CT扫描孔隙度分布可确定水敏伤害主要发生在注入端附近,并可估算出平均孔隙度降低10%~15%;同时通过对比水敏伤害切片孔隙度图像前后变化,可准确反映出岩心中发生水敏伤害的具体区域。  相似文献   
58.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酪中生物胺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所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干酪中的生物胺。采用的色谱柱为HP Hypersil ODS柱(125mm×4.6mm×5μm);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40nm,发射波长为450nm;洗脱程序为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干酪样品经邻苯二甲醛柱前自动衍生,能使组胺、酪胺、腐胺、尸胺、色胺在15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并且各生物胺浓度在0.01~25mg/L时其浓度与相应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以信噪比为3计)为0.005~0.01mg/L。样品加标各生物胺的回收率为92.6%~107.4%。该法快速准确、简便灵敏、分离度高,能够满足干酪中生物胺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9.
辽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其超稠油资源是开发较晚的整装稠油区块,具有储量丰度大、油层物性好、原油粘度高、开发难度大的特点,与世界其它超稠油资源相比储层埋藏深,显著提高了SFAGD开发的难度。辽河油田通过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中深层超稠油SFAGD技术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0.
萧山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施工难度大,建筑面积广,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施工较多,通过绿色施工管理,合理地控制了能源消耗、优化了资源配置,其中节水、节能、节地等创新绿色施工管理的目标控制方法,为同类型大型机场建设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