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52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100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49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醇胺类阻锈剂对钢筋具有优异的阻锈性能,但在与混凝土拌和过程中与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分别从醇胺类阻锈剂与水泥中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助磨剂、碱含量、石膏类型等方面的作用机理探讨了两者存在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醇胺类阻锈剂与水泥的作用机理分别提出了加强两者适应性的措施与方法:即选择具有良好资质的原材料厂家、严格控制进厂水泥的质量、醇胺类阻锈剂使用前需先进行试配。  相似文献   
692.
马琳  苏明  兰义湧 《金属矿山》2023,(11):228-233
针对矿山图像重建中细节损失导致重建质量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复用残差网络的矿山图像重建算法,旨在提高矿山场景下图像重建的精度和效率。首先,设计了一个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通过堆叠多个并行的卷积层和池化层,结合局部残差网络构建图像特征提取模块,通过不同尺度的多路组合网络,从输入图像中充分提取图像的多尺度细节特征。这些特征表示具有不同的语义信息和空间分辨率,能够捕捉到图像中的不同细节和纹理结构。然后,引入了特征复用模块,将不同尺度的特征进行融合和复用,以增强图像重建的准确性。通过多尺度的特征交互和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利用全局和局部的上下文信息,提高图像的重建性能。通过在自建的矿山图像重建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重建精度和效率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相比,该算法在重建图像的细节保留和结构准确性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此外,该算法具有较快的训练和推断速度,适用于实际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693.
地下储氢技术利用地下构造空间实现氢气大规模高压气态储存,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规模大、周期长的优势,但中国地下储氢库研究起步较晚,尚无地下构造空间储氢实践,亟待形成完整的地下储氢库高效建库方案。为此,在总结国内外用于地下储氢构造空间的类型,回顾地下储氢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气藏型储氢库高效建库亟待解决的十大技术挑战,研究结果表明:(1)气藏型地下储氢库的潜在库址与新能源发电资源具有高度的空间重合,便于绿电就地消纳,最适宜我国大规模发展;(2)气藏型地下储氢库高效建库需重点解决十大技术挑战,即完整性与选址地质评价、氢气与储层介质的反应机理、氢损耗及氢纯度对储氢效率的影响、垫层气类型与占比优选、注采渗流理论与库容设计、氢用特种管材及管道工程关键技术、建库及注采工程关键技术装备、运行期监测与动态分析、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方案、生命周期评估等。结论认为:(1)中国发展地下储氢库具有潜在枯竭/衰竭气藏库址众多的资源优势,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创新实践的技术优势,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优势和未来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规模优势,具备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条件和基础;(2)针对气藏型储氢库建库...  相似文献   
694.
通过测试氨氮浓度表征阻锈剂在不同龄期混凝土中迁移规律。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凯氏定氮法对比测试不同养护条件对阻锈剂渗透性能及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中(50±5)mm处氨氮浓度随着养护龄期延长呈先增大后平稳的趋势,干养条件更有利于阻锈剂在混凝土内部迁移;迁移性阻锈剂对混凝土强度无负面影响,掺阻锈剂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均低于空白组,迁移性阻锈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95.
研制了一种防腐阻锈剂(MA),并研究了其对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对照组,掺MA的混凝土7 d和28 d抗压强度比分别为115%和108%,其氯离子扩散系数比为71.94%;通过钢筋耐盐水浸渍试验发现,MA具有良好的阻锈效果;掺MA的砂浆抗蚀系数为1.13,20℃和40℃水浴养护下砂浆的7 d限制膨胀率分别为0.028%和0.035%,28 d限制膨胀率分别为0.040%和0.039%,具有一定的补偿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696.
以吉林长白山区特色发酵酱菜为原材料,筛选获得160株乳酸菌,通过检测菌株的耐低温能力、产酸能力、耐酸耐胆盐能力、菌株自溶度等指标筛选出4株具有优良性能的耐低温乳酸菌,其中3株具有较强的蛋白水解能力。利用溶菌酶和高速离心破碎菌体,提取粗酶液,以Glu-ρ-NA为底物筛选出菌株106为高产氨肽酶菌株,酶活为14.56 U/mL。经形态学鉴定和16S rDNA分析,确定菌株106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植物乳杆菌106。本实验筛选到的植物乳杆菌106不但具有产酸、耐酸耐胆盐等特性,还具有耐低温、高产氨肽酶的特性,本研究结果为缩短切达干酪快速成熟时间和降低切达干酪成熟过程中的苦味提供了优良菌株来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7.
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本文在探讨分析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分析化学教学内容特点和新教学模式的优点,在课程内容、实施策略以及考核方式方面展开实践,以增加学生学习分析化学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98.
目前中国石油使用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量大且系统功能操作性欠缺,系统大多数时候要依托于人工完成数据的整理、核对和分析,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文章首先分析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性,结合日常工作,分析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可行性并提出升级建议。  相似文献   
699.
本研究旨在从发酵酱菜中筛选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并探究其多糖的抗氧化性,以期寻找一种天然来源的、安全的抗氧化剂。从吉林省延吉市采集的300余份特色发酵酱菜中分离出160株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根据菌落产粘法筛选出10株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的乳酸菌,进一步以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A63、A120、A128作为目的菌株提取粗多糖,分离提取出的EPS产量分别为0.806、0.663和0.630 g/L,经16S rDNA和phe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三株乳酸菌均为植物乳植杆菌。利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估胞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三株植物乳植杆菌的胞外多糖都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菌株A63所产胞外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对DPPH、ABTS+和OH三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0.47%、51.67%和35.08%,显著高于同浓度下其他菌株胞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P<0.05),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700.
为提升伴生放射性矿检测能力水平,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了比对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U、Th总量及重金属元素Cu、Pb、Zn、Cd、Co、Ni、Cr等,优化了质谱测定同位素和干扰校正方式,采用γ能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了实验室内部验证,并与多家实验室进行了能力比对。结果表明,U、Th、Cu、Pb、Zn、Cd、Co、Ni、Cr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0.8、0.2、0.1、2.0、0.02、0.2、1.0、0.11μg·g-1,RSD在1.11%~3.36%之间,Z比分数统计在中位值附近,测定结果满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伴生放射性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元素检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