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47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偶联剂在涂料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偶联剂在涂料中提高附着力及润湿分散的作用机理,并介绍了偶联剂在几种不同涂料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为了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高温退火后能够保持稳定, 本研究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出氧化锌/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 并将其运用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作为电子传输层使用。通过原位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方法对沉积在氧化锌和氧化锌/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上面的甲胺铅碘的结构、形貌以及电池性能变化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 氧化锌/氧化石墨烯对于甲胺铅碘有保护作用, 沉积在氧化锌/氧化石墨烯上面的甲胺铅碘薄膜稳定性更高, 电池性能更加稳定, 为将来大面积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3.
为了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潮湿环境中的稳定性, 采用一步法, 通过在DMF中混合(EDA)I2、(FA)I和PbI2, 将乙二胺离子引入钙钛矿晶格, 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的二维片层状的钙钛矿结构薄膜。通过原位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方法检测分析(EDA)(FA)2[Pb3I10]在低湿度及高湿度环境下的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 制备的 (EDA)(FA)2[Pb3I10]薄膜在相同湿度环境下比当前广泛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甲胺铅碘薄膜(CH3NH3PbI3)稳定性更高; 薄膜的光学带隙约为1.67 eV, 与太阳能电池最佳带隙比较接近。另外, (EDA)(FA)2[Pb3I10]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吸光性能较好; 薄膜的粗糙度很小, 适合制备太阳能电池, 而且, 成本较硅基太阳能电池低廉, 在分子水平较CH3NH3PbI3的可调谐性更大, 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未来大面积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4.
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及氢渗透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氢脆机理、铝合金氢含量及氢渗透行为的研究进展,对高强铝合金氢渗透行为研究进展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根据文献提出了一种研究高强铝合金氢渗透行为的方法。对比文献,该方法具有方便快速可靠,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5.
采用溶剂热法,以CuCl2·2H2O、Zn(Ac)2·2H2O、SnCl4·5H2O作金属源,硫脲作硫源,乙二醇作溶剂,在体系中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PVP和CTAB,研究PVP、CTAB协同效应对制备CZTS颗粒的影响。通过XRD、SEM、UV-Vis方法检测分析CZTS颗粒的物相、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得CZTS颗粒均具有锌黄锡矿结构;当在体系中同时加入PVP、CTAB时,两者的协同效应使得颗粒形貌发生明显变化,光学带隙也发生相应变化;当体系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PVP∶CTAB=3∶1时,合成的颗粒结晶性较好、颗粒形貌为单分散似花状微粒、光学带隙为1.48 eV,与太阳能电池所需的最佳带隙接近。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26.
MDI/有机硅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双羟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分子结构中的羟基反应制得—NCO封端的预聚体,再将该预聚体与环氧树脂反应,合成了有机硅树脂改性的环氧树脂;以氨基树脂为固化剂制得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用DTA-TG技术研究了其耐热性能,用EIS技术比较了改性产物涂层与环氧树脂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根据国标GB/T1720—1979测定了改性产物涂层的附着力。结果表明:改性产物能耐420℃左右的温度,而且其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要优于环氧树脂,附着力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略有降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5%~30%时,附着力都在2级以上。  相似文献   
27.
采用溶剂热法,以醋酸锌和硫脲为原料,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制备了ZnS微球。利用XRD、SEM、UV-Vis吸收光谱探讨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晶型、颗粒形貌以及吸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S微球的晶型和形貌对反应温度比较敏感,反应时间对晶体的结晶度和吸光率影响较大。采用溶剂热法的最佳合成温度为150℃左右,反应时间为12 h;该条件下生成的ZnS微球物相较为纯净、结晶完全,且分散性良好,带隙约为3.3 eV。  相似文献   
28.
针对绢云母难以在有机涂料中润湿和分散的缺点,用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50)与铬酸盐对片状绢云母进行了复合改性,并进一步考察了改性绢云母对环氧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表明:KH-550和铬酸盐对绢云母进行复合改性后,绢云母在涂料中颗粒弥撒分布更加均匀,排布致密,与表面的结合更为密切.同...  相似文献   
29.
采用溶胶-凝胶与原位聚合技术,制备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含量的聚乙烯醇/二氧化硅(PVA/SiO2)杂化薄膜。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引入对PVA/SiO2薄膜热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含量较低时只降低PVA/SiO2结晶度,而含量较高时结晶度和结晶尺寸均降低;SiO2的加入拓宽了PV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范围,提高了PVA的热稳定性;PVA/SiO2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得到增强,而断裂伸长率则呈下降趋势。SiO2质量分数为5%时,PVA/SiO2薄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