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52篇
机械仪表   19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原位反应法制备不同体积分数的Mg_3Sb_2/Mg、(Mg_3Sb_2+AlSb)/Mg复合材料。使用XRD、S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形貌;利用显微硬度计和CTM万能试验机测试了其硬度以及力学性能;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复合材料在3.5%的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反应可制备出不同体积分数的Mg_3Sb_2/Mg、(Mg_3Sb_2+AlSb)/Mg复合材料;Mg_3Sb_2/Mg复合材料中添加Al,其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显著提高;Mg-15.4Sb-5Al复合材料的腐蚀电位为-1.38V,耐腐蚀性能最好,(Mg_3Sb_2+AlSb)/Mg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均优于Mg_3Sb_2/Mg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2.
龙威  公玲 《机床与液压》2017,45(1):25-28
静压导轨气膜微振动已经成为制约气浮支撑发展的重大问题。为证实气膜内部的微振动本质是高压气体在流动过程中与支撑底面、节流器壁面和气浮块壁面发生碰撞,导致气膜区域内表面受到变化的冲量,形成不规律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冲击力,使得气浮块发生基于系统固有频率及其倍频的微振动。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描述气膜支撑区动力学特性的振动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对比验证,证实了气膜内部微振动的形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有气腔与无气腔的节流方式都会产生气膜微振动;进气孔直径相同情况下,有气腔节流方式下的振动大于无气腔节流方式下的振动;振动峰值的频率点基本一致,其频域曲线所显示的振动规律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3.
在不同浇注温度下制备了消失模铸造球墨铸铁Y型试块,对比分析了球墨铸铁的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区别.结果表明:当浇注温度较高时(约1 510℃),由于碳、硅烧损严重,在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中生成大量的碳化物;浇注温度较低时(约1 410℃)不利于球墨铸铁的球化,降低了球墨铸铁的球化率及球化级别,由于球墨铸铁的球化效果不良,导致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及伸长率降低;而1 460℃的浇注温度对于消失模铸造球墨铸铁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4.
为了研究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的形成机理和微观赋存状态,开展碎屑岩储层多孔介质和碳酸盐岩储层缝洞介质凝析气藏压力衰竭实验,对不同压力衰竭阶段的储层岩心进行微米CT扫描,并对CT扫描图像中的油/气/岩石骨架进行识别和分割,得到油、气在孔隙和缝洞中的三维空间分布状态,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结果分析,对凝析气藏不同储层不同开发阶段凝析油赋存形态和位置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在碎屑岩储层多孔介质内,衰竭过程中形成的凝析油主要以单孔状态和油膜状态赋存(占比超过90%),多孔状油占比很少,没有网络状油,整体来说,油相高度分散在孔隙和喉道中;而在碳酸盐岩储层缝洞介质内,压力衰竭过程中形成的凝析油主要以网络状和多孔状赋存(占比超过85%),油相分布相对集中,网络状和多孔状凝析油通过油膜连接,压力衰竭过程主要是油相由多孔状、单孔状和油膜状向网络状转变的过程;在压力衰竭过程中,随着凝析油增多,油相会向岩石壁面靠近,当凝析油开始产出,油相会远离岩石壁面,随着油相的产出,油相减少,凝析油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向岩石壁面靠近。本研究为凝析气藏开发方案制定和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5.
小孔节流静压止推轴承超音速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孔节流空气静压轴承固定气膜厚度时提高供气压力,在某些情况下节流孔的周围会发生压力突降的现象,这时可能会在节流孔附近因激波的出现而产生超音速区.本文针对这种现象,结合FLUENT软件进行分析,指出此时气膜内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马赫数分布,并对其分布位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熵增角度证明小激波的存在性并且确定其出现位置.为完善静压气体轴承边界层理论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分析湿型砂低强度、喷涂涂料易起皮、开裂的原因,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湿型铸钢件用醇基刚玉复合喷涂涂料。这种涂料在50波美度的低密度下有着良好的悬浮稳定性;厚喷涂在湿砂型上,涂层不起皮;与钢液接触时,涂层有着很高的热稳定性,不与FeO等金属氧化物起熔蚀反应而生成低熔渣相,抗钢液渗透能力强。用这种涂料生产的摇枕、侧架铸钢件表面光洁。  相似文献   
127.
针对电子系统容易出现的热失效问题,论述在电子系统的热管理设计与验证中,对半导体器件结温的估算和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半导体器件内部二极管参数,来绘制二极管正向压降与其温度关系曲线,进而求解出器件的结温估算值,以指导热管理设计;采用热分布测量和极值测量来计算器件的实际结温,对热管理设计进行评估、验证。使用所述估算和测量方法,可到达±5%精确度的半导体结温测算,能够有效评估器件在特定电子系统中的热可靠性,为实现可靠热管理提供可信的数据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28.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实现电机生产的高质量化和高效率化。同时还可以兼顾多规格、小批量的柔性化生产模式,以满足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需求。因此,将传统制造模式转变为数字孪生制造是电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某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新能源汽车电机装配车间设计,实现电机生产高自动化、高质量化、高效率化,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超高效永磁电机及控制系统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为电机制造企业高质量、高价值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9.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产能基地,目前已开发相当规模的碳酸盐岩气藏,该类气藏储层缝洞系统发育并具有超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气藏枯竭后可改建为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以满足天然气高峰使用时期和冬季天然气保供的需求。但国内尚无此类型储气库成熟的建库经验,而缝洞型储气库的高速注采渗流特征是验证建库和用库的可行性的重要依据。为此,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筹建的首座缝洞型储气库——牟家坪储气库为例,基于地震、露头等数据资料,设计了具备储层特征的缝洞组合方案,并构建了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然后基于模型开展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其在高速开采过程中各区域气体压力和流速变化规律,最后从微观尺度分析了缝洞型储气库的渗流特征和库容动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渗透率越高,缝洞内气体动用越快,渗流滞后的效应越显著;(2)同一缝洞组合条件下,气体流速和开采量与开采压力梯度成正比,开采压力梯度对气体渗流特征有着显著影响;(3)缝洞系统中存在狭窄裂缝,裂缝开度越小,缝洞间渗流滞后效应越明显;(4)缝洞组合和形态结构越复杂,渗流滞后越显著。结论认为,该方法能够为研究缝洞型碳酸岩盐储气库注采渗流特征和库容动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